
Self-compassion
每个人都需要自我慈悲,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只关心和爱护自己。
早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善逝就曾讲过:“自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调御,证难得所依。”意思是说,修行人啊,你要成为你自己的怙主,你怎么能依靠其他人呢?你要善于调伏自心,证悟难得的实相,让它成为你最真实的依靠处和救护处。


自为自依怙,
他人何可依,
自己善调御,
证难得所依。
1
不要随随便便轻视自己
有些人觉得自己晚上睡得太久,非常浪费时间;有些人觉得自己烦恼深重、心地不够善良;还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和聪明,做事太笨了……这样轻毁自己很不好。无论是谁,都不应该这样对待自己。
2
松紧适度很重要
现代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内心要么过于紧绷,自我要求太高,要么过于放松,恣意放纵自己。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加很多压力,让人们感受更多痛苦。我们应该学会调整自心,保持适度的松紧,避免这两种极端。
3
认识心的特质
只有从内心获得幸福,幸福才会稳固,不轻易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禅修让心静下来,逐渐认识心的本性,这样不但为自己带来幸福感,还会自然而然地慈悲对待其他生命。
禅修时,先让自己的心安住下来,通过观察自心而认识它的本来面目。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情绪会遇境而生,导致内心痛苦,但去观察当下痛苦的那颗心,我就会发现心的本性竟如此稀奇、稀有:
过去的心如同地里的坏种,
还没生长就已经坏灭了;
未来的心如同兔角,
根本无从产生;
现在的心如同虚空,
自性完全不存在。
这样仔细观察,我们不难确认心的本性:它无法言说、无法思维,是最甚深的智慧;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像虚空一样广阔无边。
所以,我们在禅修时,不攀缘任何法,不起任何分别念,如同虚空一样安住,这样心会越来越清净,痛苦也会逐渐消失。
如同虚空一样 安住


平时,要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态,
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不必太执著,
学会坦然面对,
保持心情愉快。
这样一来,
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都会成为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那时你会发现,
原来生活如此美好,
自己也可以如此洒脱快乐。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