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讯新闻 > 观音寺动态

晒经节丨普愿大众除祛心尘,智慧如海

发布时间: 2023-07-23





图片



图片

晒经节的由来

图片


图片


农历六月初六,是佛教传统中的晒经节。清末《芜城怀旧录》记述:“石塔寺,即古栏院,旧存藏经,寺僧每于夏季展凉。”《真州竹枝词引》云:“六月初六日,晒经,第丛林故事耳。”


相传,玄奘大师在印度取经归来途中,经书不慎落入水中,他赶紧捞起后将经书晒干,最终完好带回大唐,而这天正是六月初六。


为纪念这段因缘,后世寺院就在每年六月初六将经书从柜中取出,逐页翻开并拂去灰尘,经过晾晒后再重新装匣放回。因此,“晒经节”又被称作“翻经节”。


佛经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世尊无量劫来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因此,历代祖师大德们对经书无不至极恭敬,把经典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以法为镜,以佛陀和祖师大德们的行持为镜,反观自身,我们理应生起这样的定解:所有的经典文字都是用来帮助我们获得智慧、得到解脱乃至究竟涅槃的,如果我们用恭敬的心去对待,就会得到殊胜的功德果报。


在民间,也有传说六月初六是太阳的生日,这一天,阳光特别强烈,凡是被晒过的东西,虫子就不会咬了。所以,皇宫在这一天晒銮驾,官家晒官服,士人晒书籍,僧人就晒经卷。



图片



图片

心中的经该如何晒呢?

图片


图片


柜子里的藏经,如果不定期晾晒,到了梅雨天,就容易发霉。同样的,心情如果太久没有佛光的照耀,也难免偶尔长绿毛。


佛陀成道时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言下之意,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部完美的藏经,只是因为尘封过久,可能现在落了灰尘,不再容光焕发、能量满满。所以,就需要定期拿到佛光里,通体晾晒一番。


清净的佛光,可以消灭烦恼的霉菌,驱走无明的黑暗。所以,如果我们有一天,发现自己有点丧、有点烦、有点困惑的时候,不妨也给心情过个晒经节吧!



图片



图片

晒经节的小故事

牛因晒经闻书得解脱

图片


图片


过去有一座大丛林,藏有龙藏经典,每年六月初六,必然搬出晾晒。有一年,正在晒藏经时,忽有一牛闯进山门,用鼻子去嗅经书。僧人发觉后,恐其弄坏藏经,赶紧命主人牵走。牛虽挣扎,欲继续嗅闻,无奈鼻子被人牵着,不得不离开。


不久牛死,转世为人,聪明异常,十七岁中举人,二十岁中状元,皇上封为道台大人。走马上任时,途经前生闻经的佛寺,感到似曾相识,心中奇怪,就下马入内观看。忽闻众僧诵经,竟能随之朗诵,一字不差。但念至一半,忽然又无法跟上,他心生疑惑,便去请教其中的僧人。老和尚说:此是因果问题,如实道来,恐道台大人生气。后因道台大人几经追问,并声明不生气,老和尚始将牛因闻经功德,转生为人之事道出,并劝道台大人珍惜人身、护持佛法。道台大人听完这段因缘,感慨不已,毅然弃官出家为僧。


无论人畜,无论眼见耳闻,甚至鼻嗅,但得与佛法接触,皆有功德;若能从闻思修,终必证得无上智慧。



图片



图片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