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
青岛观音寺迎来了一场
跨越千年的文化盛事——
三十三观音像壁雕庄严落成。
或手持净瓶,
洒下涤荡心灵的甘露;
或足踏雄狮,
彰显破迷开悟的威严;
更有千手千眼观音,
以无量慈悲遍观众生之苦。
这些造像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
更凝聚着中华文明
对慈悲精神的千年追寻。
观音三十三法相,据《法华经·普门品》中“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记载,无论众生身处何种境遇,观音菩萨可化现三十三种应化身,以最契合的方式施以援手,或为帝王将相,或为渔樵耕读,或现威猛金刚,或示慈悲母仪,其形虽异,其心唯一——以大悲愿力,遍覆十方世界。
自唐代起,艺术家们将经典中的“三十三应身”化为具体形象:敦煌壁画中的杨柳观音衣带飘飞,宋代画作里的水月观音静谧如诗,明清木雕中的鱼篮观音手提锦鲤,无不展现着中国人对慈悲的独特诠释。
青岛观音寺的三十三法相壁雕,既承古法庄严,又开新境灵动,每一尊法相皆是对“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动注解。
《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对修行者而言,三十三观音法相不仅是礼拜对象,更是修心的明镜:杨枝观音轻扬柳枝,提醒世人“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持经观音手捧经卷,昭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闻思之道;众宝观音身佩璎珞,喻示“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万行的修行次第。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如高僧所言,真正的修行,不在于执着法相,而在于透过形相看见本心——
仰望滴水观音,可见“润物无声”的平等慈悲;
凝视圆光观音,可悟“本自具足”的心性光明;
礼拜琉璃观音,可证“清净无染”的生命本质。
青岛观音寺的三十三观音壁雕落成,宛如在喧嚣都市中点亮了三十三盏心灯。今天,当我们伫立像前,不仅是在欣赏佛教艺术的魅力,在聆听一个民族对善与美的永恒追求,更是从这些法相中探寻蕴藏的慈悲与智慧,并获得启示: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龙头观音“风云际会”的造像,时刻提醒我们: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本心;
面对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叶衣观音“一叶蔽体”的简朴,让我们常思知足常乐,珍惜当下;
当遭遇困境时,威德观音“金刚怒目”的威严,能够赋予我们直面挑战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将推出的系列文章,带您走近每一尊观音法相。
从龙头观音所象征的“风云际会”,到叶衣观音所蕴含的“一叶菩提”,从威德观音展现的“金刚怒目”,到合掌观音体现的“万法归一”……
愿这组文章
如同观音手中的杨枝甘露,
洒落在有缘众生的心田,
滋养心灵,带来启迪。
让我们共同守护
跨越千年的慈悲智慧,
愿三十三观音法相的光芒,
照亮世间,光耀心间。
本文由「青岛观音寺」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qingdaoguanyi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