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众解夏,戒法圆满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大众结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
佛教僧团在每年的初夏之际举行结夏安居,僧众不允许随意外出。佛陀为避免雨季僧团游行乞食的困难,不受蛇类蚊虫的侵袭,以及避免伤害到草木虫蚁,而制定此规定。佛教僧众平时分成居住在聚落附近的聚落比丘,以及在森林中独居的阿兰若比丘,但在安居时要聚会在一起,一同诵戒,纠正彼此的行为,同时分享修行心得。
农历七月十五是很殊胜的日子。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以及共修大众一一报告,许多人因此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安居到此结束,所以也叫做“解夏”。
僧众自恣 令佛欢喜日
令佛欢喜有三义:
盂兰盆节
报累世父母长养慈爱恩德日
“盂兰”译为“解倒悬”。这是一种比喻,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被倒悬着一样,极为痛苦。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盂兰盆”即用这盆器盛着珍贵百味美食,恭敬奉献佛僧,承仗三宝不可思议福田之力以解救倒悬之痛苦。
盂兰盆节源于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据《盂兰盆经》所载:佛弟子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见其母去世后堕在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尊者痛彻心扉,于是以钵盛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变为火焰。
尊者不能以自力救母脱苦,悲痛哀嚎,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陀告诉尊者,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能蒙无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尊者依随佛陀所示方法,于七月十五日,恭敬虔诚奉佛献僧,其母因供养之功德,离饿鬼道,生于天上。
为什么佛陀特别强调这一天?因为七月十五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所以这一天,若为七世父母及现世在厄难中的父母,用百味美食供养自恣僧,以此功德,过去世父母,六亲眷属的三涂之苦,应时就得到解脱;在世的父母,能得到福乐百年的果报。如果七世父母生到天上,会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佛陀慈悲殷切嘱咐: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值此殊胜孝亲报恩地藏月,盂兰盆节殊胜法会之际,普劝大众,发大菩提心,勤行善法,广修供养,报答累世父母恩德,救度亡故父母及六亲眷属,为在世的父母及亲眷祈福消灾。
祈愿存者福乐寿无穷,
亡者离苦生安养。
四恩三有诸含识,
三途八难苦众生,
俱蒙悔过洗瑕疵,
尽出轮回生净土。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