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更深入地理解“福人居福地”这个道理呢?这里,我用故宫来说明一下吧。明清两朝24位皇帝都曾经入住的紫禁城,在数名顶级国师竭力操作下,当时选址可是北干龙龙穴位所在之地,不仅布局在整个京城的中轴线上,而且里面的建筑格局、建筑章法,甚至到门丁都是尊天理,依阴阳而定,可以说故宫是最好的阳宅风水典范。
同一块风水宝地,怎么来解释兴国之君和亡国之君都曾居于此地?这到底是人之功过,还是风水之功过呢?!
虽然风水的道理不可否认,但是最重要的还在于人有没有福德。没有福德的人,就算居住在风水宝地龙脉,也会日日衰败,因为居住在龙脉的鬼神非人,皆是有福德之类,而且具有大威德力会惩戒无德作恶之人,让其迅速衰败,无德之人在风水宝地必然无容身之处。正如古人所讲:“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一个人的德行不够,就无法驾驭超出能力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结果必然不堪重负,人毁房塌。
而有福德之人,必将厚德载物,会将所居的处所,养成风水宝地,聚集有善根的鬼神非人,共谋善事,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同样的道理,古人兴建寺院皆选在风水宝地,但若有无德的僧团驻寺,不仅法事会不兴,无法利益一方众生,若与德行不对等的名声、地位显现出来,也会带来祸端!所谓: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所以,到底是古大德凭高深的德行修成的风水的宝地,还是寺址选在风水宝地,后人是无有权利下结论的。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END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