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在观音寺的建设规划中,寺院设置了不少供信众供奉的佛像,愿有缘的信众能够通过供奉佛像培植福报,能够吉祥多多现前,诸事如意。在与居士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看到寺院有佛像就恭敬地拜、虔心地供奉,很随喜大家的善根。但还有少许的人,尤其是新居士(也不乏老居士)不是很明白到底我们应该如何拜佛、供佛像才能真正得到吉祥,今天想做一个简单的解答,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惑。

首先要纠正一个大家的误区,现在世间的很多人,不学佛的也好、学佛但是不智信的也好,认为到寺院来供养,佛就能像一个万能祜主,替我们疏通关系,给我们办事,让我们求什么得什么。而在实际中,大家有时候求的事能满愿,有时候求的事不能满愿,于是就认为有的地方的佛菩萨灵,有的地方的佛菩萨不灵,我们总能听到人说某某寺院灵,某某寺院不灵。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看法。
到寺院来供养三宝就是培植福报和功德,关键是我们怎么样不把培植的福报和功德漏失,只有不漏失才能“灵”。很多居士信众,法会跑了不少、忏拜了不少、功德做了不少,依然是违缘重重。其实这都是不明因果漏失了培植的福德造成的。

因果真实不虚
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是因果,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信佛,首先要明白佛是什么。佛的全称是佛陀,是梵语Buddha的音译,翻译过来就是觉悟真理者的意思,因果的真相就是佛觉悟的。就是说是佛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然后告诉世人而已,不管我们信不信佛,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因此,一个人如果修五戒十善,那么他就会感召身心康宁,身体无病。一个人作恶,行十不善业道,那么他就会感召身心痛苦,诸事不顺。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在做的时候善恶业都是混杂的,因此我们众生都是苦乐交杂,甚至大多数时候都是苦多乐少。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学习佛法——佛陀证悟的真理,真正做到知因知果、知善知恶、知祸知福,并依此行持,那么他一定能所求满愿。

拜佛就是祈求佛力加倍时时警醒
有的人做错事,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做的事不对,这是智慧的取舍不够,通过佛法系统的闻思慢慢就能升起正确的见解;但有一些人,是知道自己做的事不对,也依然会因为自己的欲望而铤而走险,根本原因是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做的事不会被发现,能够瞒天过海。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如果去求佛菩萨却没有满愿的,可不能说佛菩萨不灵,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不满愿的真正原因,不知道我们做错过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我们还没有去做。
通过闻思修,让不懂因果的明了因果,明因果的能够约束自己,我们都能少造恶业,多做善业,那么吉祥自然就得来了。我们供养佛菩萨,除了积累福德之外,还有就是起一个警醒监督的作用。一者,我们在佛面前供奉虔诚祈愿时就会想,我对着佛菩萨这么殊胜的对境发愿,那么为了完成这个愿望,我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去奋斗;二者,我供养礼拜佛菩萨,就是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口意,谨慎取舍,自净其意,心地光明。
有的人就会问,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是不是不需要拜佛供佛也能吉祥现前,对世间法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凡夫众生,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样不漏失福德。我们经常讲“慎独”,就是从人规来讲,我们要自觉地遵守道德规则,不做缺失道德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做的任何一件善事与恶事都不是人不知鬼不觉的。这个词是儒家曾子提出来的,曾子是公元前500年的人,到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却依然在讲这个词,为什么?因为众生的习气使然,这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警醒自己,才能让自己做的越来越好。
我们在佛前祈求平安顺遂,这个祈求是一定有加持力的,加持我们能够止恶行善的力量更强一些,另外不可缺少的还必须要有对因果的正见,能够真正做到智慧的取舍。只有两者都能做到的拜佛、供佛,我们才能真正的吉祥现前、所求满愿。
愿所有众生都能明了因果,正见融入心相续中。
愿所有众生诸恶莫作,吉祥如意;众善奉行,心想事成!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