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事业很成功的男居士,从一零年就认识,那时他爱人学佛,每年来寺院拜年他都陪同,后来因缘和合他也皈依了。
有一次一起吃饭时聊起来儿子(在国外读书)的叛逆,他说皈依后儿子现在越来越好了,从原来一年不打电话,到现在每晚都通电话。
我问他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怎么样?他说我很孝顺,给父母买了楼房,村里的房子也装修重新盖的,冬天住集中供暖的楼房、夏天住平房。我问他你和父亲可一直都很和睦吗?他说不是。我家是农村的,我从小爱学习,考初中时我想出去上学,结果父亲不同意。家里穷,我是个劳力,还指着我干地里的活。结果我就没去成好的学校。考高中时,我考了好学校,父亲又不同意,我义无反顾的走了。到考上大学,我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饿着我也不求他。
我那时特别恨我父亲不为我着想,后来上大学时有同学的父亲去世,我看到痛苦的同学,突然感悟到亲情的可贵,父亲的不易。从那以后就和父亲和好了。
我问他,你回想一下,你的儿子是不是也是初中开始不听话的?你却认为是青春期叛逆。是不是也是大学二年级和你和好的?这就是因果——你付出的,总是要回报给自己,无论善恶。
这也是因为你们夫妻皈依的功德感召,才有现在孩子的变化,否则到老可能还在承受孩子逆反的果报。因为因小果大,虽然只是一粒恶业或者善业的种子,结的果却是种子的数倍乃至百倍。比如,一颗苹果种子种到土里,只要温度湿度合适,三年后就是满树的苹果。
故事讲完了,大家不要光看个热闹,觉得这是在讲别人的事情。仔细回想自己的人生,从几岁开始顶撞父母?又是从几岁开始叛逆不听话?孩子是否如法炮制的给了我们?这就叫因果。如果当年年轻的时候,你的婚姻不让父母做主,那么现在你的孩子的婚姻你一定做不了主;如果当时你对父母说话态度不好,那么现在孩子对你态度一定不好。改变这一切的方法就是忏悔。
佛在《佛说善生经》中如是言:善生,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我们当以佛所说的五个敬顺父母的标准来对照自己平日的言行,做得好的地方随喜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趁父母还在世,好好向老人忏悔,修正自己的言行,断除恶因,广种善因。
学佛学的是智慧,首先要明白因果,明白根源在哪里,才能忏悔,令恶业不再,增长利息,通过念经、供养等功德回向而令得到吉祥,业障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