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忏悔改变因果,未来还有希望

发布时间: 2023-09-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些人或许觉得自己没有造作恶业,并不需要忏悔。的确,一般人平凡生活中是不太可能造作像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这样粗重的恶业的,但是仅仅避免这类恶业并不代表远离了恶业。


恶业的范畴很广,简单地归纳起来包括十类:


杀生、不与取、淫乱,

这是身的恶业;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这是语的恶业;


贪心、害心、邪见,

这是意的恶业。


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言行,起心动念间有多少贪心、邪见?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又制造了多少伤害?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多少不与取的行为?言谈之中又有多少妄言绮语?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做得不错,恶业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这完全是在未经观察时作出的结论。


如果观察就会发现一般人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大多数都在恶业的范畴之内。


图片


较之旁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投生在人道已经是有了太多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造作善业还是恶业,不像三恶道的众生从生到死几乎别无选择地造恶。这一世投生在善道,尚且这样不离造恶,那么往昔的生生世世不在善道中时会是什么情况,不需要神通也可以推想得到。


正是因为往昔造作的恶业,我们这一生才会遭遇这样那样的痛苦、磨难和不顺意。现在我们懂得了业因果的道理,从今往后就应该谨慎取舍因果,断恶行善,尽量不造作新的恶业,同时认真忏悔之前的恶业,把定业转成不定业,再进一步努力使恶业完全清净。


定业可以转化,这澄清了很多人的一个误解,即认为凡事命中注定,无法改变。一般人,若不知忏悔罪障,他的命确实可以说是注定的。人的言行、思维大多有自己的套路,你的每句话、每个举动都带着你的规律。


我曾听人讲起过在网上购物的经历,觉得颇有启发性。你在一个站点数次购物之后,你的购物习惯乃至很多生活习惯就能被网络预测出来,下次再登录时,它就会根据对以往记录的分析而大致预测出你这次可能会买什么或浏览什么内容,从而向你推荐你喜欢的商品、你感兴趣的活动等。相对简单的电脑程序在比较浅层的接触之后,都能把你的一些规律预测出来,可见我们每个人身上有多少深重且明显的习惯、规律。同时这也说明,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不是没有缘由、忽然发生的,它们其实都是从过去中来,是过去行为的结果和延伸。


图片


比如说,过去世以杀生为业的人在堕入恶趣感受完恶趣的果报之后,再次获得人身时,仍然会喜欢杀生,并且因为往昔的杀业,这一世短命多病,生活环境恶劣危险。过去当杀生的行为发生之时,已经为后来的一系列遭遇和行为埋下了伏笔。


过去以不与取为业的人,这一世也喜欢偷盗,受用非常贫乏或常为强烈的贫穷感折磨,即使获得少许财物,也是很快就被偷走或剥夺。大家平时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很多这类例子,那些靠偷盗维生的人似乎盗取再多的财物都富不起来,总是过得很拮据,手里就是留不住财富。还有一些靠不正当手段牟利的人,财富受用往往如昙花一现,终究还是要跌回贫穷中。这都是因为不与取的果报还没有完全耗尽。


佛经上说,每一种也都会感应四种果报,或决定或影响着下一世及之后无数世的状况。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


总之,这一世的境遇、苦乐的感受、寿命的长短、相貌的好坏等,都是往昔造作的业因成熟后显现的各种果报,皆从过去中来。如果现在的身口意活动一如既往重复旧的习惯,那么目前尚未成熟的业也将在未来如期成熟。


从这个角度说,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若没有强大外力干扰,一旦因缘成熟,没有什么能阻止果报显现。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往期回顾 


忏悔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

师父讲因果丨同是造作善因或者恶业,为何果报不同

宇宙最强大的能量叫“愿力”,醍醐灌顶!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