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读懂菩萨四摄法,在线为情商“充值”!

发布时间: 2023-10-11



图片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商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更好地融入群体、应对各种情境和挑战,也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满足感。那么如何提高情商呢?原来佛教经典中,早就给了我们十分易懂且实用的操作提示——菩萨四摄法。


“摄”字有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法。菩萨四摄法是自利利他的为人做事之道,不但让自己生活愉快,也让别人生命获得欢喜。别看它源自久远前的佛教经典,但它是“普摄诸世间”的,到今天仍然受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布施摄就是适当的给予,包含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可以理解为在经济上、学识上、精神上解决别人的困难和给予别人的所需。他人受了你的恩惠,与你结了善缘,你在布施的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的贪执,这既是帮助了他人也是成就了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真诚地去帮助别人就是践行“布施”。比如在他人遇到困境的时候伸手拉一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种帮助不单单只是指金钱上的,还可以指给人利益、给人快乐,如在他人情绪低落时的一句贴心的安慰;在他人恐惧无助时的一声鼓励、一个微笑……这些都属于布施。


布施最重要的是真心,以慈悲的胸怀、奉献的精神,不求回报,不求利益,当我们如是实践,便是真正地做到了“四摄法”中的“布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爱语摄就是在适当的场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柔和的言辞来与人谈论,使听者生欢喜心,愿乐欲闻。包含慰喻语、庆悦语和胜益语。


《华严经》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古德也有云:“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这些都是指导我们对人说话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即使不认同他人,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委婉劝诫,不侮辱他人、不说恶毒言语,如此方能使他人听之受慰、辗转增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利行摄就是做利益他人的事情,做事、说话、起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利行不仅是要使众生今生获得利益,还要努力使他们将也来得到利益。


《普贤行愿品》云:“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佛菩萨以大慈悲心,于身口意三业,都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积极修利益众生之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学习诸佛菩萨大慈悲心,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积极修利益众生之事,如是修行,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实践“利行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事摄就是自己与众生同行其所好之事。


如观世音菩萨为了救度苦难众生,随缘示现,随类化身,以大慈悲、大愿心,与各阶层的人物共同生活,以此方便因缘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让众生得以脱离苦海,还有地藏菩萨和弥勒菩萨的千百亿化身,这些都是菩萨示现和众生同事的例子。生活中的“同事”,就是要融入集体,融洽地与他人共同工作、学习、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前提下,同心同伴,相互带动。


图片



菩萨的四摄法是以不舍离大众、利益大众为根本,达到断除烦恼、获得智慧的法门。四摄法给我们的提示,核心就是以推己及人的方式,真实的自利利他。有如此的心态,在生活和修行的方方面面去实践,将逐渐结下更多的善缘、获得更多的智慧,提升情商、处理好人际当然也不在话下了。


图片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