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年纪轻轻就学佛,会不会消极了点?

发布时间: 2023-11-2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不少人认为

老年人学佛,找点事做做挺好

中年人学佛,沉淀沉淀还不错

但,年纪轻轻就去学佛

会不会有点消极了?


佛教有出世也有入世的一面

通过修学佛法

看清生命的真相

以适合自己的活法过好一生

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图片

“佛系”并非真的学佛

图片

图片

前几年出现了一个网络流行语“佛系”,一开始“佛系”还是指那种对生活无欲无求、不悲不喜,只在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但后来,又逐渐被演化成了什么事都无所谓、不想努力、躺平、凑合着过的消极含义。


消极这口锅,不能随便背。有的年轻人选择佛系是自身性格和外界环境的因素所致,有的也只是口头调侃而已,但这些真的并不是学佛


图片

   出世,也要入世   

图片

图片

还有人认为,学佛念佛就是为了寻找死后的归宿。如果年轻时就学佛,担心和事业、和生活发生抵触,不妨等老了再考虑。


其实,佛教有出世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作为在家居士,本身就是需要履行好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通过学习正信的佛法,了解因果,控制情绪,管理心态,修正行为,在这个高竞争、高压力、多变的现代社会里,能运用佛法化解自己的烦恼,与人交往会更圆融一些,对不同的观点和现象更包容一些,并且通过佛教所倡导的与众生结缘的行善理念,打开自己的心胸。


图片

  寻找幸福的真谛  

图片

图片

现在的年轻人,有的一直被父母的意愿推着走,没有自己的目标,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有的面对着竞争强、压力大的工作和生活,心理需要调整。世俗观念里,总认为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或者光宗耀祖,就是幸福了。但实际上,这种主观设定靠不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有得必有失,世上有许多人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地位和财富,但又能有几人说自己是“幸福”的呢?同时,学佛并不排斥世俗层面的成功,但其意义不在于供个人享乐,而是运用这些来更好地造福众生。


人生目标生命价值和意义,很多人都曾想过这些大问题,但不容易得到答案。通过学佛,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总好过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地过一辈子。


图片

生死问题 ,了生在前

图片

图片

学佛,是“了生死”的大事。如果说,老年人学佛以“了死”为要,以解决善终和往生净土为重心的话,那么年轻人学佛,可以将“了生”作为重点。“了生”,是参透人生的意义,珍惜此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来生活。实际上,“了生”问题解决了,五戒十善做到了,断恶修善做好了,福德资粮够了,那么“了死”问题也就解决了大部分。反过来说,这一世都没有过好,责任未尽,资粮不备,恐怕也难实现“了死”之愿。


所以,年轻的在家居士,学佛的重心不在于是否能严格吃素,不急于求往生净土,更不在求什么神通自在,不要去妄想即身成佛,而是更需要把重心放在“了生”的之上,通过学习、观修,真实地发起菩提心,获得生活的智慧,掌握过好生活的方便之法,解决立志、处世、立身的三大问题。


图片

     学佛的好处      

图片

图片

学佛,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但若一生都在为欲望奔忙操劳,不知不觉间新增了不少业,又沾染了许多习气,老来想要改变,也往往力不从心。若是早一点开始接触了解正信的佛法,确实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图片

懂得因果  广种福田


1

学佛,首先就要明了因果。现在的遇到的种种,是过去种下的因,要改变未来,就从当下开始。早一点选择符合正命的职业,远离不善业,不仅让自己得以安身立命,还可以在工作中帮助众生,广种福田,广结善缘,一举数得。而且,这些事,越早做,当然越好。


图片

少欲知足 化解烦恼 


2

《佛遗教经》中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富而贫。能力大于欲望,就比较容易感到幸福;欲望大于能力,时常活在痛苦之中。大部分的烦恼,都与财色名食睡的欲望相关,包括年轻人面对的买房、晋升、婚恋问题等等。通过学佛,平衡自己的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减轻烦恼。

图片

淡化我执  处世圆融


3

年轻一代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家中习惯了以我为中心,俗称个性很强、很自我。佛法中指出,这就是我执特别强大的表现,但凡与我要的、我想的不一致,就容易对立和极端。通过修学佛法,看清我执,淡化我执,与人交往、看待事物,会多一些处世的圆融。


图片

自利利他  得大智慧


4

绝大部分的人我纷争,其实是个人利益的争斗,很多人就在彼此计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宁,在烦恼中轮回不得解脱。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正如三国争霸,最终却归了司马氏。


图片

通过学佛,可以了知争来争去的眼前利益,最终都不能逃脱无常的结局。懂得诸佛菩萨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终获得解脱自在。那么,我们为成就他人所做的一切,也就是在成就我们自己,这就是人生的大智慧。


以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作为人生追求

算不上积极的人生态度

修学佛法也并不消极

而是一种对自己、对众生

都有担当的活法。

图片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