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曾经听过这个故事。
在一座独木桥上,一只白羊与一只黑羊同时上桥,它们互不相让。白羊说:“你给我让开!”黑羊也说:“凭什么我让?要让也是该你让。”双方僵持不下。其中一只羊必须要退到桥下,那么到底是谁退一步呢?
毕竟,现实生活不是童话故事,并不都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可以说每一年、每个月都会有一些上了新闻的人身伤害案件,起因也都是这类微不足道的口角,或者是一些琐碎的日常小事,却因为当事人的情绪失控,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日常的情绪观照那些悲剧,表面上看是一时情绪失控,但其实大多是日积月累肆意放任情绪而来的,所以遇到事情才会一激就怒。当然,放任情绪,并不完全等于发怒和发脾气,也包括长期放任自己沉浸在压抑、悲伤、懊恼之中,久而久之,表面沉默的火山也会爆发。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平时疏于对自己情绪进行观照和训练,面临意外的冲突时,又要拿什么去保持那份最后的清醒与克制呢?
1.学会从情绪中抽身
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糟心事,难免会有不良情绪。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抽身出来,不要把自己的焦点都放在这些给自己带来困扰的情绪上。
可以念佛号,诵读佛经;也可以利用散散步、喝杯水、听一首柔和的音乐;或是找朋友谈谈的机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情绪慢慢缓和下来。虽然不能彻底化解,但至少不要让这些情绪继续滋长壮大。
2.观察情绪起伏的源头
更进一步的方法,是逐渐懂得作为一个旁观者,旁观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的情绪是从哪里来?如果是已经发生过的事,都已经过去了,生气也于事无补。负面情绪没有用处,解决问题才更实际。动情绪不但没用,反而会使自己乱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逊,或动作粗暴,那我们身上的细胞不知道会死掉多少,真是既伤身又伤心。如果是还没有发生的事,那就更不需要去管它了。
知道引起情绪起伏的原因,观察情绪的生灭,以及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才是有智慧的处理方式。这种智慧,就是明白情绪生灭的来龙去脉;知道了以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需要掌控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从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3.当机立断 止息烦恼
更深一层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来龙去脉,不管它的源头是什么,起因是什么,爆发点是什么,而是往下去看,观察自己的情绪和念头,是好念头吗?是智慧的念头,还是烦恼的念头?如果是烦恼的念头,老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那就太没智慧了。只要这情绪是不好的,对自己不利的,不管它的生起有没有道理,当下就停止念头,这就是最好的“止损”。
佛教称生起烦恼为“热恼”,恼,就是烦恼;热,就是火热。虽然在现实中,我们不在地狱,但其实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热地狱没有两样。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是多么愚蠢的事啊!在这个时候,就要马上当机立断,让烦恼的念头一起时,就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这个层次相当不容易,所以还是要从第二个层次,也就是从看着念头起、看着念头灭做起。等到工夫纯熟之后,才能再进一步到达一发现念头起,马上就不见的地步。
能到达这个层次的人,可以称为“贤者”,贤者并不是没有烦恼,只是已经不会再被烦恼伤害,也不会再去伤害其他人,这是自我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有智慧、有福气的人。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