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反省自我和赞叹他人,自然可以止恶行善!

发布时间: 2024-07-24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很多人谈到“业力”时

都想得太简单

因此,看到有人今生做很多好事但下场惨

或做很多坏事但一切顺遂等,

就觉得生起怀疑。

图片

或有人会误解业果,认为业力因果是发生在“我”与“对方”两者间的单纯循环,但并非如此,业力的牵涉范围其实非常广。


甚至整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发生,都是息息相关的,不像我们平常想的那么简单容易。


所以希望大家往后谈论业力因果时,不要局限于“与某人的关系”或“今生的关系”而已,心要放大,去深思熟虑,这是很重要的。 

图片


总之,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

整个生命之间息息相关、苦乐互存,

同时,现今大家活在网络时代,

关系更加紧密,

大家也因此都有一种责任。

图片


而你是否认为自己有责任,

端视于你是否去关心这一切,

你是否真的具备慈心和悲心,

而去关心这一切。

因为如果当你对周遭一切都漠然以待时,就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责任。


总之,学习“业力因果”的重点,就如同之前所提,除佛之外,我等是不可能学习之后,就完全明了因果的。


学习因果的重点,是在于教导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失,并且看到别人的功德”。若学习因果后,就去看对方哪里错,就毫无意义。

图片


“要去看自己过失”,不是一味要去批评自己、去自残等等,而是带着一种悲心和积极的心,看到自己的过失,并加以改进。 


“看到别人的功德”,是指尊重他人,如果可以如此地反省自我和赞叹他人,自然就可以做到止恶行善。


否则,若只是很傲慢地学着因果道理,并拿来指责别人,是不可能真正做到止恶行善的。


图片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恶的口业会感召到哪些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