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愿意这么做的人,都在越变越美

发布时间: 2024-12-06





图片


在现代社会

美容似乎成了一种普遍追求

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来改善

自己的外形和颜值

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不可否认,颜值高的人往往能

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甚至还出现“颜值即正义”的说法

随之而来的“容貌焦虑”

也着实困扰了一部分人

时不时会发生为了身材或容貌

不惜牺牲健康乃至生命的案例

令人唏嘘和惋惜


本期讲堂

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很现实的话题

如何正确“美容”


图片

图片

佛教虽然鼓励修内在美,但也并不排斥外在美,佛经中常有对佛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赞美(点击文字阅读相关文章)。


尝试慢慢朗读下面的这段偈颂,并在心中依文观想、描绘佛陀的全身像,自然能见到生命最美好的样子:


图片

图片


这种美,便是人们所熟知的“百福庄严”,远超物质形态,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这种美不仅对眼睛友好,更能净化人心,令见者内心平和、调柔、安适、清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相貌凶恶丑陋,苦恼之下便去寻禅师开解。禅师便让他去雕刻100尊佛像,雕刻完成后就有办法解决。那人回去后仔细钻研佛的神情。半年后,他雕刻的佛像善良、慈悲、宽容,而他自己的相貌,也变得端庄许多。


图片

图片

从佛教角度来看,容貌其实也是福报的一种体现,而所有福报都有其因缘因果。


《佛说业报差别经》中,就列举了得相貌端正的十种业因: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一者不嗔;二者施衣;三者爱敬父母;四者尊重贤圣;五者涂饰佛塔;六者扫洒堂宇;七者扫洒僧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

——《佛说业报差别经》


同时,也列举了得丑陋报的十种业因: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十者习诸恶行。以是十业,得丑陋报。

——《佛说业报差别经》


今生拥有美好的容貌的人,是因前世修习无嗔、布施、恭敬、供养三宝及众生;而今生容貌不佳的人,往往与前世所造杀盗淫妄等不善业,及对三宝、众生无恭敬、慈悲之心有关。


可见,真正美好的容貌,是通过断恶修善得来的。后天虽可以通过修饰、化妆、整形等手段,令外貌得到一时的改善,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还会对身体和生命有损害,遗患无穷。


反之,一个人就算没有出众的容貌,但若心地善良、慷慨宽厚、言行得体,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图片

图片


我们夸一个人的面相好,最高的形容就是“菩萨相”。所以,与其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美容,不如向佛菩萨学习从内而外的真善美:


图片


微笑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自利利他。如果常常表情凝重、眉头紧锁,双眉间容易形成“川字纹”,留下所谓“苦瓜脸”的印记。经常保持微笑,不仅能将善意传达给他人,更能强化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完全不用任何成本的美容妙方。


图片


“今生貌美为何因?前世鲜花供佛前。”花是佛前十供之一,清净、柔软、美丽,最能代表虔诚恭敬之心。历史上,清朝有位高僧玉琳国师,前世曾以花供养药师佛像,后世得妙相庄严、姣好面容。


图片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有云:“诸佛子等,若闻妙色身如来名号,能令汝等不受丑陋,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殊胜端严,天上人间,最为第一。”这就说明了念佛号能让相貌产生变化,也是提供了变美的方便法门。






美容最好的方法

还得是“美心”

由内而外,效果持久,无副作用

愿我们不仅拥有外在美

内心也充满着慈悲、安忍与快乐

祝愿众生听闻佛法、如法而修

皆得佛菩萨那般的相好庄严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