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脑科学家发现,
从神经脉冲的角度来讲,
我们平常的分别意识的流量
为40比特,
而潜意识的流量有4000万比特,
是分别意识的100万倍。
我们的分别意识,
当面对整个宇宙的体时,
就如沧海一粟般不可比拟。
NO.1 一为无量
当你产生恶分别念时,你对这无量的世界投射一点,就会有无量的恶业扑面而来。你给这世界一丝恶业,这世界就给你无量的苦的果报,叫“刹那造罪,殃堕无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同样,你给这世界一丝温存,这世界就铺天盖地地给你春风拂面般的温暖。这太神奇了,只要你改变一点,整个世界就开始投射。
这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不离道场,宣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境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一出生,重重无尽”“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所以有位大修行人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要想得到圆满究竟的利乐,就从此生每个短小的念头入手。因为暂时的利他都可以感得铺天盖地的利乐的果报。
一个人一旦发起了菩提心,这个心是无染的、光明的、自轻他重的,那当这一心念放射出来时,宇宙就投之以圆满的菩提心果海的果报。一念菩提策动,竟又万千圆满的果报投射而来!就如“一灯能灭千年暗”,一善能感回无量的善果。
NO.2 反求诸己
如果生命在世界里有这么奇妙的规律,你就等于找到了生命的窍门。当别人还迷失在根和尘、迷失在工具、迷失在逻辑、迷失在知识层面的时候,你却抓住了生命利乐的根源:改变自己则改变世界,以净化自己来净化世界。
所以佛教一定是和平的,佛教眼中看到的不好都是自己的不好。悟公上人就说:“这世界没有问题,是我们的看法有问题。”他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最后都将其回归于自己。当别人障碍自己的时候,他说:“这是我过去障碍别人的果报。”
唐朝杜顺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曾把自己的一双新鞋挂在长安最繁华的街道旁,三天三夜,竟无人取。
皇帝很奇怪:“别人的东西放在家里都会被偷,您的东西放在大街上怎会不丢呢?”大师说:“因为无量劫以来,我从未拿过别人任何东西。我没这个果报,我的东西放在哪里都不会被别人拿去。”
文殊菩萨这样来告诫我们。
中国古人也得出这个结论:“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在自己身上找漏洞,在自己身上找这个“投影源”修改。
六时吉祥
福慧圆满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