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华严经的起源,佛教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讲法,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悟道以后成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他所怔悟到的就是华严境界,而这个境界广大幽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根器不足,不能够受持,所以佛陀就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此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的一位是龙王即大龙菩萨,他后来把《华严经》汇集起来,珍藏到龙宫里面。
佛陀活动的年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南印度出现了一位名叫龙树的大善知识,他出身于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各种世间技艺无不通晓。后来出家学佛,又很快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经典,然后自认为已经博通三藏,而且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不过如此。
在他准备自立宗派的时候,龙王即大龙菩萨出现了,邀请他到龙宫阅读所收藏的佛经,龙树菩萨于龙宫中见到《华严经》,由此认识到释迦牟尼佛确实具有无比圆满的智慧。当时看到华严经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其上中二本都不是凡人的心力能够受持,于是他只把下本十万偈的《华严经》带出龙宫,在世间广布流传。而实际上流传的经本只是下本的略本,我们见到的最完备的唐译八十华严也只有四万五千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三点:
第一个是经典由龙王即大龙菩萨结集;
二是经典收藏于龙宫;
三是经典由龙树菩萨请出流传人间。
事实上,这三点的根本意义在于表法,不在于是否真实发生过。
大龙菩萨表示有大善根的众生,龙宫指的是自性海,龙树菩萨将华严经请出,是在表示从自性海中开发我们本具的佛性,所以龙树菩萨其实指的是有大善根有建设性的人。
大善根的人将《华严经》收集起来,又从自性海中开发出来,这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华严经》的应世因缘。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