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简直如空气一般。
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小编为大家整理推出“佛教成语”专栏,以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启发意义。



借
花
献
佛
“借花献佛”就像一句口头禅,经常被人挂在嘴边,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成语自于佛经故事,而且还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该典故出自《佛本行集经》卷三、卷四《受决定记品》第二、《修行本起经》卷上《现变品》第一、《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佛本生故事中。
据载,昔时有一婆罗门弟子,明曰善慧,于四方参访途中,至莲花城,闻燃灯佛将前来莲花城说法。善慧欲以鲜花供养燃灯佛,然国王以囊括全城鲜花以供养燃灯佛。善慧寻遍全城,不得一花。后于井边遇一年轻婢女,手捧一瓶,瓶内藏有七茎优钵罗花,善慧乃恳切求花。
善慧说:“我为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并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枝莲花。
婢女受其至诚所感,遂许以五茎,唯留二茎寄托善慧献佛,以积自己之功德,然欲善慧许以“未得圣道以前,生生世世结为夫妻”为条件。善慧求花心切,遂诺许之。得花之后,赶至城门许愿献花。燃灯佛乃为其授记,谓其无量劫后,必可成佛,号释迦牟尼。善慧即释迦牟尼之前身,婢女为释迦牟尼成佛前之妻子耶输陀罗之前身。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元杂剧中有“借花献佛”之语;或谓“借”为“寄”之讹。(《异出菩萨本起经》《六度集经》卷八、《儒童受决经》《生经》卷五、《菩萨处胎经》卷七、《破邪见品》第二十六)
这个佛家故事说明,用花献佛会得到不可思议的福报,即使这花是“借”来的。当然,关键不在于花,而在于诚意。在这个故事中,善慧以供花的因缘得燃灯佛成佛授记,因此,花,也表示因,供花,也表示深信因果。我们应怀有一颗对因果敬畏之心,虔诚礼佛。
如今,人们用“借花献佛”这个成语表示借别人的东西来做人情。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