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丨佛的三身

发布时间: 2025-08-28



图片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曾记载过“三身国”:在夏朝统治区域的北边,有个“三身国”,人民“一首而三身”,都姓姚,以黍为食物,能使唤豹、虎、狗熊和人熊四种野兽,擅长使用法术来操控异兽。

很多佛子也知道佛教中有“三身”的概念。信众参访寺院大雄宝殿时,看到供奉三尊佛像,有的是横三世佛,有的是竖三世佛,这是佛的三身吗?什么是佛的三身呢?


图片


图片

三身,梵语 trikāyāh,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诸法而成之义——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为应身。

01

法身




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常住不灭。如《大乘义章》所说:“法者所谓无始法性。”佛的法身清净,不染一尘,亦名素法身。


02

报身




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现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圆满而显现的果报之身。《百福庄严经》说:“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佛的圆满报身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种种苦行难行,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报身分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是诸佛自己受用内证的法乐之身;他受用报身则是佛为登地菩萨说法而现。诸佛国土不仅有佛的正报庄严,还有国土的依报庄严。


03

应身




又叫化身,或变化身,“众生机感,义如呼唤,如来示化,事同响应,故名为应”。佛为度化众生,因众生不同因缘而应化不同,正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度之”。应身佛又称为迹佛,显示佛陀“从本垂迹”之理。


图片


图片


01

法身佛-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光明遍照之意。又名大日如来,五方佛之一,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大日经疏》记载:“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开发众生善根,乃至世间事业由之成办。”


02

报身佛-卢舍那佛




卢舍那,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这个名字也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释迦牟尼佛在立名时,将其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法、报不二,也暗合三身一体的真谛。


03

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便是我们熟知的娑婆世界本师佛。代表随缘教化,济度世间芸芸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华严经》中描绘的华藏世界是一个无尽庄严美妙的世界的总称,也指一切诸佛报身净土。毗卢遮那佛是整个华藏世界的教主,而娑婆世界的教主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微信图片_2025-08-26_204948_099.jpg


毗卢遮那佛



卢舍那佛

微信图片_2025-08-26_205644_976.jpg


微信图片_2025-08-26_205801_291.jpg


释迦牟尼佛


图片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中,将法身、报身、应身三者关系喻为虚空、日光、日影,三而合一,不分高下。法身为本体,常住不坏,譬如虚空,无有障碍;报身的智慧由法身的体性而生,能照明一切烦恼愚痴,故以日光为喻;应身具有变化作用,应机而生,如同日影,随处示现。此外,佛的三身也表智慧、慈悲与解脱一体。


图片


图片


“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能见到佛的真身。佛的法身遍布法界虚空,但无形无相,无法看见。法身大士菩萨,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佛的报身只有在实报庄严土众生才能得见,其余净土则只能见佛的部分报身。娑婆世界中,即便有福报的凡夫俗子,也只能得见佛的应化身。

此外,应身又分为劣应身与胜应身。如娑婆世界的众生,在正法时代,世尊“丈六金身”,众生见到实为八十岁“老比丘相”,便是佛的劣应身。天台宗认为,佛的胜应身是对于初地以上菩萨而现。 

总之,诸佛无处不现身,只是众生因缘福德不同,才所见不同。因此末法时代,众生只有精进修行,持名念佛,往生极乐,才能“花开见佛悟无生”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佛教知识丨三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