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谷雨:雨生百谷,惜福得福

发布时间: 2023-04-20






图片



雨生百谷  清净明洁

2023年4月20日

我们迎来了谷雨节气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这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夏天马上要来了


清明后十五日

斗指辰  为谷雨

三月中

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


图片

 谷雨时节绿萍生

图片

图片



谷雨,乃“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至,农事忙。




图片

 蒲心出水凫雏鸣

图片

图片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梅雨过  萍风起

雨润万物  浮萍开始疯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

晨时鸟鸣声多

在林中时常可见的布谷

催促着人们及时“播谷”

免误农时


三候戴胜降于桑

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桑葚落了  红了一地


图片

 戴胜落桑蚕始生

图片

图片



谷雨养生


谷雨,就是春夏交替的过渡期,会出现阳气由生到长的变化,植物由嫩芽到抽枝的变化,当然也是“肝木生心火”的一个转化过程!


雨生百谷,清气上升为云,落下为雨滋养万物,雨水增多,空气的湿度也会增加。人体与田地里的作物一样,此时也需要阴津的滋润。多吃一些滋阴食物,比如:桑葚、黑豆、黑芝麻、山药、核桃、枸杞、蜂蜜、银耳、百合等。所谓“肾水生肝木”,肝气生发会消耗我们的肾精,这时滋补肾精,一是让我们春得圆满,二是不让我们夏季心火过大。


疏肝气


春天的最后半个月,肝气生发到顶,容易造成肝的疏泄失常,跟肝相关的问题会大增:易怒、易醒、失眠、胁肋痛、头痛、眩晕、眼干眼痛、乳房胀痛、甲状腺问题等。


这时可以用“菊花+枸杞”泡水喝。菊花和枸杞都有除胸中烦热,安神的作用。菊花去肝火,枸杞春养肝血,夏阳心血,还补肾精,对身体“润”的作用很强。


十指梳头、按揉腋窝、踩擀面杖这时都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踩擀面杖有健脾胃的作用,还可以柔筋、疏肝、补肾。具体方法:坐着双脚踩,还是站着单脚踩都可以;为了节约时间一般建议大家坐着,双脚同时踩在擀面杖上滚动10分钟,一天2次。踩擀面杖对脚底刺激大,晚上最好9点以前踩结束。


敲脾经


每个季节相交的前18天,脾胃都处以旺盛时期,加上这时外在的湿气增大;内在的肝木相克,脾胃问题会增多。谷雨之后健脾是重中之重。


双脚对敲大拇指,这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敲脾经,但是这个方法简便、有效。




图片



因为脾经从脚大拇指内侧循经而过,这样对敲可以敲到大都穴、太白穴



图片


认真揉腹,把肠胃里的气揉顺了,再这样对敲,健脾的效果是最好的!



图片


惜字惜物,惜福得福


人身难得,我们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更好地长养福德,惜福得福,精进修行。


惜字


传说公元前2500年以前,仓颉在二十四节气的谷雨这一天创造了文字。《淮南子·本经训》上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因为有了文字,“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2010年的谷雨当天恰逢4月20日,联合国就将中文日定为每年的4月20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2023年4月20日是第14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第4个国际中文日。


中国的方块字每一个字都是小型的信息库,保存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价值观念和生命所系的精神。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美德,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字纸,代表的是文化。敬惜字纸,也就是要求敬重和爱护文化。


印光大师有一个偈子,说:“世间字纸藏经同,拾来应当赴火中。”拾来应当把它用火烧掉,烧下来的灰,或埋净处于高山,埋到比较干净的土里面,或把它丢在比较干净的河水里。如果印有文字的经典,就代表着这个文化,代表了智慧的讯息,这样的文字烧成灰就是放到河里,河里的众生都开智慧,都可以得到利益,更何况是有佛教的内容的。


世间字纸藏经同

见者自当付水流

或置长流清净处

自然福禄永无穷


读佛法中经书,必须净手洁案,正身端坐,如对佛面,亲临圆因,果能如是则业障日清,智慧日长,已己所知,导利一切。


 ——印光大师


惜物


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杂阿含经》中说:“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能不浪费粮食,能爱惜字纸,就这两样能做好,就有无尽福报。


把这样的智慧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在开水龙头时把它开小一点,够洗就好;


把洗手洗菜的水收集起来,用于浇花、冲厕,二次利用废水;


吃饭不浪费,预估自己的食量,若想多吃也等吃完再装;


合理控制用电,关闭待机的电器设备,自觉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尽可能以绿色出行代替自驾,节能减排

……

桩桩小事,皆是惜福。


对于我们而言,

这也是把我们所学的佛法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好方式。


图片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