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读书日丨在阅读中通达明智,得见世界!

发布时间: 2023-04-23




图片

4月23日,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啦!与大家分享几本好书,在与文字的碰撞中走向世界,相信被岁月压薄的纸张,会悄然丰盈我们的心灵。也希望你在阅读这些书籍时眼里始终有光、生活充满希望。



◆01◆

图片


《佛陀传》

作 者:一行禅师


本书讲述了佛陀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长、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入灭的完整一生。世人似乎是从本书中第一次发现,佛陀从来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神通,和我们一样会困惑和痛苦,他也有家人,有妻子和儿子,只是他离开了他们,独自走上了修行成佛,拯救众生的道路。


书中的佛陀不仅伟大、慈悲,而且真实可爱;你看到的正是2500年前的佛陀本人,看到他和大家一起坐在地上吃饭,他吃饭的威仪令人着迷,他吃完饭,和别人一样自己收拾好餐具,放好,一举一动间,散发着佛法的灵性光芒。


开悟之道就是爱与宽容之道。


所有众生都本具开悟的心性。每个人都存藏着开悟的种子。众生都不用向身外求悟,因为他们本身就含藏着宇宙间的所有智慧和力量。这是佛陀的伟大发现,更是所有众生应该为之庆幸的。



◆02◆


图片


《护生画集》

作 者:丰子恺 弘一法师


《护生画集》是丰子恺先生遵弘一法师遗嘱,跨越了46年完成的作品。丰子恺先生童稚润泽的画作,搭配弘一法师慈悲至性的题词,记录生灵百态,将诗画结合,旨在传递爱生、平等、敬养的思想。翻开一页页画册,或寻常,或雅致,无不饱含人间情味,翻一回就有一回的柔情。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长养慈心,勿伤物命,充此一念,可为仁圣。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03◆

图片


《西藏生死书》

作 者:索甲仁波切


应该说,说生的书不少,但说死的书不多。中国文化忌讳说死,或能躲开都躲开说死,宁可自欺欺人,也躲着不说。


但认识死,其实是为了能更好滴认识生,我想这是《西藏生死书》谈“死”的关键所在。在索甲仁波切先生看来,我们的社会只迷恋年轻、性和权力,却逃避年老和疾病。本书无疑是当代伟大的生死学巨著,一本实用的临终关怀手册;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尤为可贵的它还提供了具体实践的方法。它认为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书中,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正如先生所愿:愿此书能成为生者、濒临死亡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愿此书能对所有读者有所助益,并引领他们迈向证悟的旅程。


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


人类一辈子都在准备,准备,准备;只是对下辈子没有准备。


计划未来就像在干枯的深渊里钓鱼;再怎么努力都不能尽合汝意,还是放下一切计谋野心吧!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请想想你漂浮不定的死期………




◆04◆

图片


《禅的智慧故事全集》

作者:闲云居士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扰与挑战。而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是对平凡生活的超脱,因为禅者往往跳出当局者迷的视角来看待生活,故而更具旁观者清的智慧。


这本《禅的智慧故事全集》里,有丰富的关于禅的故事,再现了诸多大德高僧等智者禅意的修行生活乃至悟道之境界。生动的故事,融合禅的智慧,具有事、理、情、境、意、趣、禅、悟等多重元素,足以给读者带来身心的全面放松,思维的多向拓展,禅悟的种种体验。在平常的生活里,邂逅一段禅境,经历一段心灵异旅,由此而得到一些启示,或者种下一粒智慧的种子,其意义或是难可思量的!




◆05◆

图片


作为对佛教想了解的朋友们应该展读历代高僧的传记,藉著古圣先贤的求法事迹,培养我们的宗教情操,立下远大的弘法志向。梁、唐、宋、明等四朝所撰之《高僧传》,详载历代高僧史话。如果觉得时间久远,文字难读,还可以读佛光版的《中国佛教高僧全集》,以白话小说的方式,活泼地呈现一百位高僧的道范与净行,是现代高僧传的优良读物。



图片


你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好好读一本书了?在快节奏生活中放下浮躁,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影响更多的爱阅之人,让我们一起阅读好书,不负春色与时光,在书香文墨里认识世界,成就自己,让修行之路愈发踏实平稳。祝你收获多多,增上圆满。



图片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