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丨芒种:广种福田,必收善果

发布时间: 2023-06-06






图片

节气


图片

芒种







图片




时雨及芒种

四野皆插秧


2023年6月6日

我们迎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

预示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又称“忙种”

正是播种最忙碌的时节

有“芒”的麦子忙着收获

有“芒”的稻子忙着播种


今年芒种后的第二天

高三学生将迎来高考

那些熠熠闪光的梦想

将在此刻绽放

无论是奔忙的农人

还是苦读的学子

都在为梦想奋力跋涉






















 一候:螳螂生 

小螳螂破茧而出,

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

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


 二候:鵙(jú)始鸣 

林中渐渐有了伯劳鸟穿梭的身影,

振翅间,鸣叫声贯满山林。


三候:反舌无声

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

慢慢地停止了鸣叫,

悠扬婉啭的曲调,

与春天一起,

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图片






/

/

/






图片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芒种到夏至这15天,阳气纯粹而旺盛,是阳中之阳。天地之间的阳气向上向外发散,而人体也处于这种“阳气浮盛,脾胃空虚”的状态。在这种阳热之气太盛的节气里,对人体就是一种消耗:耗阴伤气!


芒种节气的养生重点是:祛湿健脾、滋阴敛阳、养心护心。




01

祛湿健脾



天气炎热,温度过低的空调凉气会让毛孔闭合,体内的湿热难于代谢出来,加之外湿太重,会助推体内湿热,从而加重“脾”的负担,而此时“脾”本来就是一年中最虚的时候,所以,我们有意主动排湿,会减轻“脾”的负担。让“脾”更好的化生气血,帮助我们渡过苦夏。


双手拍打腘窝,可以固肾,疏肝理气,健脾胃,祛湿,每次左右各10分钟,一天2次。



02

滋阴敛阳



在下午5-7点,这个时间段多食用滋阴的食物,帮助收敛阳气入肾。


滋阴食物有:黑米、糯米、黑芝麻、枸杞、桑葚、山药、黄精、白萝卜、梨、藕、冬瓜、西洋参、蜂蜜等。



03

养心护心



夏气通于心,夏季以养心为重,一定要睡午觉,睡午觉最养心血。还可以通过食疗养心护心:


西洋参茶

材料:西洋参、枸杞各5克,桂圆7粒


做法:把以上材料用开水直接冲泡,在杯子里闷10分钟就可以喝了。喝的时间,最好在午时(中午11-1点)。


麦饭

麦饭是用整粒的麦子煮的饭。


芒种时收获的麦子,古人认为它是得四时之气的,营养最为丰富。麦饭养心的效果好,是因为它带有麦子的麸皮。麸皮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可以营养神经的,还有止虚汗的功效。





广种福田,必收善果


“芒种”二字谐音,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一“收”一“种”,道出了芒种的节气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才能收好。


佛陀在世的时代,曾经有在家耕种者不理解佛陀游化讲法,对佛陀说:“我有得吃,是因为我耕种了田地,你也应耕种。只有劳动后,才有饭吃。”


“我也耕田种地,只有劳动后,我才享受饭食。”佛陀回答道。


“你说你是一个耕种者,但是,我们并没有看见尊者你的犁具、牛轭、耕牛及牛鞭。”婆罗门迷惑不解地说道,“请告诉我们,你到底怎样耕田种地?”


佛陀回答道:“信为种子,戒为雨水,慧为牛轭,中道为犁具,意志为缰绳,静念为牛鞭。言行谨慎,饭食适量,以真诚去除杂草,以禅定达到圆满的解脱。精进为载物大白牛车,载至苦尽乐生的涅槃之境。如此耕种好了的田地,定会结出不死之果,获得彻底的自在。”


图片



图片


芒种

对我们每个人都意义深远

今天我们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明天它能够带着希望蓬勃生长

愿你不负光阴,勇敢前行


正值高考临近

莘莘学子即将走上考场

迎来属于自己的“收获”


每一次播种都有收获

每一份期待皆有所得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往期回顾

师父的朋友圈丨晨起一遍吉祥经

云淡风轻看结果,全力以赴求因缘

随顺众生要有“智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