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暑去凉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俗语有云“立秋不算秋,天凉白露后”,意指立秋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却没有秋天的凉爽,目前仍然是三伏天时节,高温仍未散去。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阴晴不定、燥热难耐的天气难免让人心神不安,不妨听听梵音闻闻香火,让心逐渐清凉下来。 立秋·释名 立,有“开始”之意。“秋”,禾+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寓意着秋收之始。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立秋后,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至此,万物从热烈繁盛走向成熟素简。 立 秋 民 俗 “啃秋”,也称“咬秋”,寓意炎夏难耐,忽逢立秋,便要将这份微凉咬住,同时为了表示对秋日丰收的喜悦,也就有了吃瓜、啃玉米的习俗。 “晒秋”,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会将农作物、果实等摆放在阳光下晾晒。炎热的气息虽然还没完全散去,丰收的喜悦已经通过秋风传到了千家万户。 立 秋 养 生 起居调养 立秋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作息规律,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 此时,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以应秋气之清爽,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饮食调养 虽然此时湿热之气犹盛,但防秋燥的相关事宜也该着手准备了。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西红柿、枇杷、柠檬等。 而肺在五色里属白,立秋时,多食白色的食物也有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效,比如银耳、白芝麻等。 此外,“秋老虎”天气持续,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在防燥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暑清热。 着装调养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有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 俗话说道“春捂秋冻”,这个季节穿衣感到微凉是最好的状态,不必过早添衣,适度的冷感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不过,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之间温差增大,有支气管炎、肺气肿、关节炎、腰肌劳损、心脑血管疾病、面瘫等疾病的人群,还是要做好防寒工作。 运动调养 从中医上讲,秋天时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损耗。可以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快走、瑜伽等,保持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 立秋养生方 百合银耳粥 立秋这个节气我们适合于清热、排湿,可以用五味食物熬粥喝;,百合二十克,银耳四十克,莲子十五克,糯米可以放五十克或者可以加大一点,差不多熬好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冰糖进去。因为百合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能够润肺生津。 冰糖炖秋梨 还有一种就可以用鱼腥草、白梨(梨子)、冰糖炖汤喝。因为鱼腥草能够提高我们肌体的免疫力,而且能够清热、利尿、解毒,立秋的时候我们经过了整整一个夏季的闷热,所以身体里面积聚了一些热火、一些湿气,所以到立秋这个时候容易犯牙痛,容易心烦失眠,所以就喝鱼腥草白梨汤也是很好的。 春天的种子在秋天有了收获 春的耕耘,夏的生长, 所有的努力迎来秋的回报。 岁华过半,万物渐次成熟, 你的愿望都圆满了吗? 愿我们不急不缓,不骄不躁, 立秋,来观音寺走一走, 把未曾实现的梦想说给菩萨听, 发一个愿,然后坚定行愿。 让夏日的遗憾随秋天的到来, 遇见更加醇厚的美好。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