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丨睡不好,神就容易乱,就容易焦虑抑郁

发布时间: 2025-04-27



现在焦虑的人很多,自己在接诊中,也逐渐发现,服用抗焦虑药物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


焦虑的人,普遍有一个共性,就是“睡眠不好”,比如“睡不着”“睡得晚”“梦多”等等。


图片


很多人认为是抑郁焦虑导致了睡眠问题,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我更倾向于:“睡眠”和“焦虑抑郁”是互为因果。


简单的说,有一部分人的焦虑症状的发生,是与之前长期的熬夜史有关,因为长期熬夜导致身体节律紊乱进而出现焦虑抑郁,又因为焦虑抑郁进一步加重了睡眠问题。


关于这个观点,有几点佐证:


1.《黄帝内经》在“四气调神大论”中讲人与自然的统一,其中提到的四季养生,重点就讲到了“睡眠作息”和“情志”两块。古代书籍流通艰难,用字往往少而精,但是“四气调神大论”作为《内经》的重要篇章,对于“睡眠”和“情志”的却反复多次提及,并认为这是“人与天地”呼应的体现,这值得我们深思。


好巧不巧,在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式授予了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科学家。


古今医家同时认为,我们的人体背后有一个大的、统一的规律,在默默指导我们身体五脏六腑的运行、日常的思考和运动等,而这个规律与昼夜和睡眠作息密切相关。


图片


换句话说,如果晚上该睡不睡,白天还起不起,维持人活动思考的背后大规律可能就会乱套。一旦规律乱了,四肢症状、脏腑症状、精神症状等都有可能发生。


而从临床来看,焦虑抑郁的人,尤其是焦虑的人,脉象恰好基本都有一个“乱”的特点。他们的表现症状,也往往涉及多层次,多部位。


2.子时和丑时在中医来看,恰好对应“胆”和“肝”。


“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长期熬夜的人,肝胆功能肯定受损,肝胆功能减弱,决断力和统筹谋划的能力就会不足,遇到事情就容易左思右想,决断力不足,还爱胡思乱想,害怕紧张等等。而这些也是大多数焦虑抑郁患者经常容易出现的症状。


3.熬夜伤精血,导致“神无所附”焦虑抑郁,在中医来看,属于“神”的层次出了问题。“神”的存在要依附精血才能安稳,我们常说“精神”一词,“精”就是指精血,“精”是神的基础,“神”是精的动态化现。


图片


晚上不睡觉的人,往往喜欢刷手机,人在盯着看手机的同时,肝血肾精一并随眼窍而出,神也随之消耗。所以,经常熬夜的人,观其“眼神”,往往没精打采。时间一久,精气神变弱,自然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



因此,对于焦虑抑郁的人,一定要有彻底改变作息不规律的决心。这种决心外人给不了,只能依靠自己。否则,仅仅想要依靠药物这种外来力量,而自己依旧每天昼夜颠倒,即便有效果,一旦停药也很容易反复。


图片


最后祝大家身心自在,吉祥如意!


图片


本文转自公众号:静慧云空。每个人体质有差异,生病建议找专业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