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渐晚,凉风时至 又到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重阳节不仅是 登高望远、观赏菊花的美好时节 更是一个尊老敬老、孝亲报恩的日子 在生命的长河中,有两个人,他们用无尽的爱和耐心,陪伴我们走过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了我们的守护者,用温暖的怀抱为我们遮风挡雨;用无私的付出,为我们筑起了爱的港湾。在他们的陪伴下,我们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认识这个世界。 他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去感恩、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在他们的引导下,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而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老去。他们的鬓角染上了霜白,他们的眼角刻上了岁月的痕迹。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们对我们的爱始终如一。 感恩他们用无数的点点滴滴,陪伴我们长大成人。如今我们也当负担起自己的责任,用行动让他们安心、宽慰,也要多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在他们需要的时候, 我们要伸出援手; 在他们感到孤独的时候, 我们要给予陪伴; 在他们感到困惑的时候, 我们要给予理解, 用我们的爱, 去温暖他们的心, 去照亮他们的生活。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这是一种爱的传递, 更是生命的循环,生生不息。 作为佛弟子,除了给予父母长辈世间生活上的照料和关爱,更要引导父母学佛闻法,获得内心的安乐无忧、享受解脱的随缘自在。 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们,及过往无数的祖师大德们都有大量实践案例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佛陀成道后,为生母说《地藏经》开示殊胜的地藏法门,为生父排除临终时的恐惧和障碍,令他们都顺利证果解脱;目犍连尊者为救度亡母,依照佛陀的教诲,于农历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供,以此功德使母亲得以解脱苦难。 南北朝时期的道纪法师,每次外出讲经时,都会将母亲和经书佛像一起挑着,不让别人代劳; 唐朝的慧斌法师为了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凿了一口井供四方行人使用,并以此功德回向父亲; 五代时的道丕禅师,战乱中背着母亲逃入华山,自己不吃谷米,将乞食所得全部供养母亲,并尽全力完成母亲收回父亲遗骨的心愿; 民国高僧虚云老和尚为报父母恩情,从普陀山三步一拜,历经三年到五台山…… 父母和儿女之间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否则也不可能在无尽的茫茫轮回中相遇,并作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伴这么长的时间。 无论这陪伴中有多少酸甜苦辣,有多少顺境和违缘,都应尊重珍惜、安然接纳,以感恩心、慈悲心、恭敬心转化一切因缘为善缘,并将这份爱无限扩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个重阳节 可以陪父母做他们想做的事 即使是吃饭、聊天、散步 这些非常普通的小事 只要有心他们都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更可以为他们 祈福、修善、诵经、回向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长辈 久久安康,福寿绵长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上海玉佛禅寺,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