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初八,恭迎善慧菩萨傅大士圣诞。傅大士乃南朝梁代禅宗尊宿,又被尊称为善慧大士、双林大士,是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实由达摩大师的达摩禅、志公禅师的大乘禅、傅大士的维摩禅总结而成。
临水照影,顿悟前缘
傅大士名叫傅翕,是浙江东阳郡义乌县双林乡人,生于齐建武四年(497)。十六岁,娶刘妙光为妻,生二子,一名普建,一名普成。他年轻时常和乡里中人同在稽亭浦捕鱼,捕到鱼后,他又把鱼笼沉入水中,一边祷祝着说:“去者适,止者留。”大家都笑他是“愚人”。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傅大士二十四岁时,一天他在稽亭塘边捕鱼,遇天竺异僧嵩头陀指点,僧对他说:“往昔在毗婆尸佛前,我和你同时发愿度生,现今兜率天宫中你我当时的衣钵还在,你什么时候回去呢?”大士听后瞪目茫然,不知所对。嵩山陀便教他临水观影,他看见自己的头上有圆光宝盖等的祥瑞现象,因此而顿悟前缘。他笑着对嵩山陀说:“炉沟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多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
傅大士悟到前缘之后,抛弃渔具,携僧归家,请求修道之地。僧指松山下双梼树曰:“此可栖也。”从此,大士就“躬耕而居之”。他白天耕作,夜里修行佛事,这样修炼苦行过了七年。
被诬入狱,名动朝野
有一天,他在定中看见释迦、金粟、定光三位先佛放光照到他的身上,明白自己已得首楞严的定境了。于是,他自号为“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经常讲演佛法。从此“四众(僧尼男女)常集”,听他讲论佛法。
郡守王杰认为他有妖言惑众的嫌疑,就把他拘囚起来。他在狱中经过了几十天,不饮不食,使人愈加钦仰,王杰也只好放了他。还山以后,远近的人都来师事大士。
此后,大士认为行化一方,法不广被,必须感动人主才能普及,他就命其弟子傅昉奉书粱武帝,条陈上中下善,希望粱武帝能够接收。粱武帝见书后,虽欣然接见了傅大士,但出于好奇,也要试他的灵异,便叫人预先锁住所有的宫门。大士早已预备了大木槌,扣门直入善言殿。粱武帝不要他叩拜,他便直接坐上西域进贡的宝榻。粱武帝问他:“师事从谁?”大士答:“从无所从,师无所师,事无所事。”后来,大士经常来往于帝都及山间。
财法双施,撒手还源
大士屡次施舍财物,建立法会,门下弟子也愈来愈多,而流行于南北朝时代佛法中的舍身火化以奉施佛恩的事情,在傅大士的门下也屡见不鲜。到了大同十年(544),大士以佛像及手书经文悉数委托大众,又以屋宇田地资生什物等,完全捐舍,营建精舍,设大法会,自己至于无立锥之地,又与他的夫人刘妙光各自创建草庵以居。
天嘉二年(561),他的定中感应到过去的七佛和他同在,释迦在前,维摩在后。唯有释迦屡次回头对他说:“你要递补我的位置。”
嵩头陀入灭时,大士对大众说:“嵩头陀已还兜率天宫等我,我决不能久住于世。”于是作《还源诗》十二章,并对其子普建普成二法师说:“我从第四天来,为度众生故,汝等慎护三业,当精勤六度,行忏悔法,免堕三涂!”太建元年(569),大士示疾,入于寂灭。世寿七十三岁。大士入涅槃后,肉色不变,到第三天举身还暖,形相端洁,转手柔软。
傅大士的一生,“计筹度人,对机立教”,广植善根,弘扬正法,“贪嗔痴”三业俱清,“根尘识”一丝不挂,悲心无量舍人难舍,行人难行,为了救度众生,宁舍身命,化度众生不可计数。以佛法真谛自修度众,将修出世解脱和现实利益众生结合起来,入世出世圆融无碍行化与乱世,慈悲智慧利益无量众生。
值此殊胜吉日
敬请诵经礼佛、戒杀放生、
供养三宝、广施善行!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