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讯新闻 > 观音寺动态

“五一”劳动节丨 这是人生路上最有意义的劳动

发布时间: 2025-05-01



图片

图片

提到劳动,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体力劳动才叫劳动,后来慢慢发现,不仅有体力劳动,还有脑力的劳动,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也属于劳动者。甚至佛教讲经说法,构建精神文明,引领大家思索人生意义,增长智慧,实现生命的终极解脱,这也是劳动,所以修行人也是劳动者。





01

图片

勤劳,人类的美好品格

图片

图片


热爱劳动,是从古至今的美好品格。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天道酬勤”。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劳动、勤劳勇敢的民族,历来以劳动为荣。


远古时代,神农氏“教民农作”,亲自教给人民耕作的方法。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勤勉奉公、刻苦耐劳的精神。


《史记》“舜耕历山”的记载,颂扬了古圣先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文学家韩愈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


《周易》中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经典名句。



图片

★ 五一劳动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佛教里的“劳动观”

图片



在佛教里,佛陀和历代祖师极力提倡劳动,出坡劳动也是僧人们日常修行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有载:释迦牟尼佛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众生,于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彗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注: 彗,指扫帚】


将逝多林打扫干净后,世尊告诉弟子们,扫地者有五种功德:


一者自心清净,

二者令他心净,

三者诸天欢喜,

四者植端正业,

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佛说十善业道经》中有这样的内容:“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佛教八十八佛(忏悔文)里也有一尊“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而在佛弟子必修的六波罗蜜中,精进波罗蜜是菩萨成佛的六度之一。


佛法传入中国后,禅宗祖师、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社会情况,开启了佛教农禅并重的禅门习惯,并有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五一劳动节


而个人的觉醒,家庭的和美,社会的和谐,更是出家人的“工作目标”。尤其是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出家人所做的信仰重建工作更为重要。



03

图片

劳动与业

图片



劳动不仅可以创造财富,还会产生业。


业有三种: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善业指身语意所做之五戒十善等善行;恶业指不善的意念、语言和行为;无记业指不记善恶之业,也就是一种混沌、无知的状态。


劳动一定产生善业吗?不一定。比如,环卫工人每天辛苦地清洁环境,他们的劳动属于善业;有些骗子、小偷也很勤劳,但是他们的劳动是在制造恶业,也必定会收获苦果。


从了生死的角度来说,劳动产生的业还分有漏业和无漏业。有的劳动是在制造和推动世间的轮回,有的劳动可以令自他一切众生出离轮回苦海。后者就属于无漏业,这是功德法财,也是圣贤所做的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智慧的火焰里转凡成圣

即使我们于世间法上广修善业,最后升天享福,也是在制造轮回之因。


修学佛法,就是制造无漏业,终结轮回。在佛陀的智慧指引下,精进地完成自我生命的升华,破迷开悟,转染成净,转凡成圣,这是我们人生路上最有意义的劳动。


图片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