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遵循传统养生之道,调养身心的好时机:顺着春生之气善用食疗,养好脾胃。怎样才能顺应天时,让身体在春日得到最好的调养?听听中医博士给出的答案——从“五谷为养”的养生智慧开始。
脾胃有四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生气。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此外,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
脾胃和老奶奶一样喜欢细碎的食物。有研究证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做到反复咀嚼,坚持几十年,你的健康状况就会明显好于同龄人。
民间有俗语“春吃甘,病不沾”。中医认为春季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可以吃点山药、香蕉、大枣,特别是大米、小米、糯米、玉米等常见谷物都是味甘的食物,用来熬粥,最养脾胃。
喝粥有四好
1. 补充水分
2. 热量更低
3. 容易消化,胃肠轻松
4. 让吃粗粮不再难
《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认为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本。以五行相生、全粒入餐为原则,做到五性五味相宜不忌,五色五方五行配置和谐。这种均衡的饮食观说明的正是五谷杂粮为饮食的基础、健康的基石。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大部分粗粮不但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优质蛋白质,还含有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相对大米、白面而言,粗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更低,膳食纤维含量高,食用后更容易产生饱腹感,可减少热量摄取,达到减肥的功效。
五谷杂粮,谷子为首
小米,堪称春日养生的绝佳之选。中医认为小米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把小米作为补益后天之气,也就是补益脾胃的食疗首选。
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有“代参汤”的美称。小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几种主要营养素含量很高,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是大米的几倍,矿物质的含量也高于大米。特别是表面那层浓郁醇厚的米油,满满都是营养精华,它补益脾胃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注意:消化能力有问题的人(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不适合吃五谷杂粮中的难消化的谷物,因为这些食材较粗糙,跟胃肠道物理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容易胀气的人,吃多了也不舒服。但是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肠胃炎患者最适合吃小米粥、小米乳。
喝粥要讲究
南瓜小米粥
南瓜小米粥有健胃消食、滋润去燥的功效。
材料:南瓜适量,小米100克
做法:
1. 小米洗净,加入五倍的水,大火煮开后,转为小火慢煮(小米粥煮的时间比大米要短,大概15分钟即可);
2. 南瓜洗净,切大块,大火蒸10分钟,如果10分钟后南瓜还没软,就继续烹饪5分钟,一定要保证容器里有水,不然就成南瓜干了;
3. 南瓜煮软后,用勺子将南瓜皮去掉,并用搅拌器将南瓜打成泥,将南瓜泥加入小米粥中拌匀即可,如果喜欢喝甜粥,则可加入少许蜂蜜,风味更佳。
补血四红粥
“四红”是指红小豆、红枣、花生和红糖。补血养颜,红润皮肤,吃出好气色。
材料:带皮花生20克、红豆20克、紫米或黑米20克、红枣5颗、红糖适量
做法:
1. 将红豆和紫米用清水洗干净,提前放入水中浸泡2个小时左右;
2. 花生和红枣洗净,与红豆、紫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煮至红豆开花;
3. 加入红糖煮至糖溶解即可。
核桃黑豆黑米黑芝麻粥
材料: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花生,玉米碴,冰糖
做法:
1.所有食材前一晚开始浸泡;
2.泡后食材放入炖盅,设置四个小时;
3. 煮好后加适量冰糖融化拌匀即可。
春日融融,万物生长,别辜负这大好春光,更别错过滋养身心的好时机。将小米、豆类等五谷精心熬煮成粥,每一口都是自然的馈赠,满含春日的活力。早晨,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五谷粥,驱散春寒,为新一天注入能量;夜晚,伴着一碗暖粥入眠,让肠胃在温和滋养中得到休憩。
别小看这一碗粥,它凝聚着传统养生智慧,是春日里守护健康的温暖力量。从今天起,把喝五谷粥纳入日常,用最质朴的方式,开启元气满满的春日时光。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