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善于理财者,可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

发布时间: 2023-04-29











图片

缘起

图片

图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因此不取不义之财,然而,能善于理财者,却可以将世间财换成智慧法财,取之不竭,用之无尽。


图片


《地藏经》有一句话说:“舍一得万报”,就是教导我们喜舍世间财物,自得福慧功德法财;亦即“播福因、得福果“”。这都必须靠智慧的选择,有的人认为:“有钱为什么不留着自己用,为什么要拿给别人用呢?”这就是世间人的自私心念,亦即是凡夫。


像一颗种子放在袋子中,不肯把握季节播种于土壤中,错过生长时机,就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实时培育,使这颗种子发挥其生长功能,等到气候成熟,自然有累累的果实。同样的道理,自己亲手布施,比留给子孙替我们布施的功德还大,儿孙自有儿孙福!


图片


佛陀曾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如何处理世间财产,培育出世法财呢?世间财物应该分成四份:


一、供养父母,以报宏恩

万善以孝为首,人必定要以孝为重,修学佛法也是以孝为宗,绝不能没有孝道。所以,财产要留四分之一孝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温暖饱足,使他们自由享用,以完成父母想做的善业。


二、培育子女

生养子女要有责任心,须为他们留一份教育基金,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因此,四分之一的财产是为子女留存养育金。


三、家庭生活

另外四分之一财产是维持日常生活安康的事业基金,应开源节流,使其绵绵不息,方为生财之道。


四、社会福利

佛陀教育我们,延续本性的良知慧命必须造福人群。我们应该用四分之一的基金,奉献于宏扬正法,做社会福利善业,如此亦可进修自己的福德智慧。今生此世能够生在福地,享受丰衣足食的生活,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有一份造福人群的福业。佛陀希望我们的福报绵延不绝,所以鼓励人们以四分之一财产造福人群,布施众生结善缘。这就是舍世间财修取永恒的法财。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