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功德来自修行,而非供奉!

发布时间: 2023-11-28



图片


人身难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功德来自修行,而非供奉亡者。


佛陀并不称颂死亡,他赞扬人身难得,趁还活着的时候修行很重要。


觉察错误,立刻改正;

发现善事,立即去做。


——这是你的两个好朋友,

你的庇护所。




图片

青岛观音寺实拍图


现在它是你的庇护所,未来它也将是你的皈依处。物质的享受不过尔尔,不是吗?你们看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努力追求享受,最后仍然一无所有。


我们已经不再年轻,应该及时住手,转而寻求平静与恬澹。我们已经做够了世间的荒唐事,现在,该是停止的时候了,不是吗?


虽然还住在家里,你们应该好好思惟这些事。你们身未出家,但是应该让心出家,觉悟实相。


世间的成就与财物有其限制,无法带来究竟的利益,它们终将流逝。因此,就让它们流走吧!


佛陀希望我们都能修禅并见法。如此思维,即是经典中所说的前行,是第一步。



图片

青岛观音寺实拍图


它将摧毁我们的身体。摧毁身体——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经由见到无常、苦与无我,我们就能放下对身体的执着,生起净信。


请思维这点,由此你将能生起出离心,停止伤害他人的行为。不害,即是戒。如果不了解这点,你就不知道什么是业,以及何者是错误的行为。


如果了解,你的身与口就会停止造恶,这就是戒。断除恶行,即是戒。放弃恶行后,心就能静下来,并入定;心入定后,就能生出智慧。


佛陀初次传法时,弟子们只听到这样的话,当下在座位上就开悟了有一些人达到阿罗汉果,究竟解脱,就在这样简单的开示中。


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持戒?什么时候修定与入定呢?他们了解轮回之苦后,便决心出离,那就是戒。


之后,心中没有恶念,只有平静,那就是定;进入定境后,心便能深入思维,并生起智慧。




图片

青岛观音寺实拍图


如此闻法与思法后,就能自然生出戒定慧,这就是解脱道。许多人和我们一样,对此有许多疑惑:“啊!他们背后一定有很多善业,才可能办得到。”不过,现在仍有人解脱。


它真的可能,只要我们认真闻法与思维,就可能解脱。心必须要出离,要放下。如果现在无法放下,可以在明天或稍后的禅坐中放下。


今天无法觉悟,可以明天再悟;明天无法觉悟,可以留待明天之后再悟。如果我们真的对于法有兴趣,就一定要觉悟。


听到法的名字时,不要以为它是有别于自然的东西。我们拥有它,我们就是它。


无论你修什么,努力让心如实看见。看见无常,看见苦,看见无我,看见我们这个世间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与持久的,如此而已。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图片来源于青岛观音寺。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

青岛观音寺


客堂电话:

0532-82960939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鲁【2022】0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