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修行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
打坐、诵经、拜佛……
事实上,这些只是
修行的部分外在形式
“修行”一词的内涵
是“对错误行为习惯的修正”
行为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种
因此,完整的修行
须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以正知正念观照身心内外
息灭烦恼、摆脱不良串习
令三业清净、如法
让生命更加健康、美好
以下是长短不一的时间片段中
实实在在能做的9项修行
01
言为心声,不仅能传递信息,更包含着情绪和力量。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无论从自利还是利他的角度,都不要说不实的话、谄曲的话、伤人的话、引发矛盾对立的话。取而代之,说爱语、如实语以及给人信心和希望的话。对他人有益,也令自己舒心,彼此结下善缘。
02
生气的因,是内心“嗔”的种子,外在的人、事、物只是引发嗔心的助缘。生气令人心生热恼,先伤已后伤人,过患极大。这种习惯,若不阻断,会增长广大,让自己越来越“擅长”发现不开心的境界,越来越容易生气。
03
心和境能相互影晌、相互成就。境由心造,心也会随境转。花五分钟时间做下简单的整理,环境整洁了,内心也随之变得有序,思维清晰,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04
过去的已然过去,无法改写;未来的尚未到来,难以预料;现在才是最珍贵、最重要的。心烦意乱、难以集中注意力时,给自己八分钟时间,观照、调整呼吸,将心念拉回当下。然后,专注地做好手头这一件事,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05
生活中出现小意外,纯属正常现象。凡事提前十分钟:上班提前十分钟出门,无惧堵车;会议提前十分钟入座,准备充分;聚会提前十分钟到达,守时礼貌……十分钟,既可以让你淡定、从容、优雅,也可以成为一种观照无常、接纳无常的修行。
06
心念相似相续,睡前的心理状态,会延续到睡眠中。改变睡前习惯,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放下手机、放松身心、防空头脑,保持右侧吉祥卧,正念睡眠,亦是修行。
07
工作、生活、修行要劳逸结合、张驰有度,才能持续前进、走得长远。懂得对身心状况保持觉知,及时调节,适时休息,是践行中道的表现。
0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行路漫漫,是一个不断将所学正见,转化成自身心行的过程。除了读佛教的书籍,还要不断扩充知识面和阅历,一方面打开眼界和心量,另一方面,“菩萨从五明处学”,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利益大众,与众生结缘。
09
我们对身体的态度容易落入两边,年轻时不当回事,为了拼事业或眼前快乐,放纵不良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到一定年纪,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又陷入强烈执著想尽各种办法保健、抗衰老,出现问题就忧心忡忡。修行人对身体的态度是“借假修真”,知道五蕴色身终将败坏,但修行离不开这个身体,因此既照顾保养又不陷入过度执著。保持适量运动,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修行的增上缘。
真正的修行
不是固化的形式
而是时时刻刻
在在处处善用其心
愿更多人消除
对修行的刻板印象
通过改变一些微习惯
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