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
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
“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重重打下去!
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
首座和尚大为不解,忍不住问:“师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觉,为何您不打他,却来打我?”
方丈不由分说,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觉都在用功,你却坐在这里打妄想!”
<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啪!”如果这一板子打在你身上,
你会作何感想呢?
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表面修行的功课,心却一直对外攀缘,观察他人过失,对比他人的毛病,还自觉自己比较好。就这样,慢慢地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心的本义。
学了很多表面功夫,会念长长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
我们渐渐把这些“外相”当成修行的本身而不自知,似乎只要每天完成这些“功课”,就是在精进,就又向着解脱靠近了一步。
殊不知,我们把修行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气,诸如:
一边念着佛号,一边和人争辩是非;
一边念经打坐,一边妄想纷飞;
口中道理一套一套,
然而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本性毕露却还以“修行人”的身份
去教训数落别人。
以为自己在“修行”,在“精进”,实际上却徒有其表,内在没有任何改变。这种不入心的“修行”,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真正的修行,是“历事炼心”,是持续地保持醒觉,调伏自心的烦恼。在师父一棒打下去时,应当问自己痛不痛,不是比较我比他好。
种下对的种子,才会结出好的果实。
不用修行麻木自己,不被“修行”假相迷惑,不自欺,不欺人,用心生活和觉悟。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