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评价自己,“我是个爱憎分明的人”。从佛教倡导的平等舍角度,要避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过度排斥。你可以分分明明了解善恶,并坚持正确的取舍,但不要去排斥,引发嗔恨心,这样就不好了。
特别爱,特别憎,
都要往中间走一走。
其实,所有的爱憎,
都牵涉人对自我的执着
并非你喜欢的就多么好,你不喜欢的就多么恶,而是因为里面掺杂了你的执着。当你放下自己的执着,会发现所谓的坏人,也有好的方面;所谓的好人,也有缺点和毛病。一个人不会一无是处,也不会完美无缺。
比如仇富,是有些人站在富人的对立面上,盲目地与有钱人拉仇恨,不少是过过嘴瘾,骂骂咧咧,平添很多嗔恨心。很多人自己没办法变富,就仇富;自己没办法当官,就仇官。这其实都掺杂了大量的我执。为什么有些人无法累积很多财富呢?有的是因为自己不努力,不用功;有的是努力了,用功了,也没有得到什么。这本来是很正常的,毕竟人的能力和福报是不同的,和别人富起来没有必然的关联。仇富,也并不能使你变得富,那有什么必要仇富呢?穷一些的人,首先就不能有仇富的心态,仇富的人怎么能变富呢?
我认识一个人,
一直很妒忌一个有钱的朋友
因此经常到处讲他的坏话,最后连朋友都没的做了。我就跟他讲:“你赞美他,他就算没给你财富,也许可以请你吃顿饭,你就得到了,他拥有的部分你就可以分享了。你妒忌他,天天说他是非,你想吃那一顿饭都没机会啊!你干嘛要仇视他呢?他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比你多了几百、几千倍努力以后,才拥有的这些。” 没有拥有财富的人,只要用心谦虚地去学习人家,也可以分享所得。
任何时候
我们都要
随喜赞叹别人的优点和能力,
平等看待每个生命体,
尊重他们,
从而让我们的心境慢慢提升上来:
人家能有这样的福报,
我们要高兴啊!
拥有者,
要学会尊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要知道自己能拥有这些是因为很多人的付出,并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得到的。变富有的人,要自我检视一下,不能变得为富不仁,要慢慢回馈社会。现在有不少人,是从山里出来的,到沿海及世界各地打工,赚了钱再回馈家乡,盖学校,做慈善事业,带动一批人跟着他致富。能够回馈社会,是富人的典范做法,这将是从富到贵的转变,是真正能获得社会声望与名誉的途径,一个总是做好事的富人,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好评与大众的认可。
朋友富了,我们要高兴;国家强大了,我们更应该高兴。大家用平等心看待每个生命体,彼此享受在不同阶段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贡献,这样渐渐地就能一同富有了。
印度寂天大师有一句话非常好:“如果可以改变,有何不高兴?如果不能改变,为何不高兴?”所以,懂得随遇而安的人,很容易收获快乐,因为他知足,不仅会为了自己高兴,还会为了他人高兴。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