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说话太多,是修行的一个违缘!

发布时间: 2024-09-2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壹|不要说话太多

首先,话说得太多,就没有修行的时间。


其次,话说得太多,心就不容易静下来。因为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需要思维,思维好以后,才能说出话来,这样会使心里的念头层出不穷,无法让心安静。


贰|产生嫉妒心

     与攀比心

图片

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随喜,就像自己好一样地高兴,这种心态的功德相当大;另外一种就是嫉妒、不高兴,凭什么他比我好?他怎么能超过我?随着不高兴的后面,还会滋生其它的负面情绪,嗔恨、抱怨、诅咒等等。 


很多人虽然有权有钱、应有尽有,最后还是不幸福。主要的原因,就是嫉妒。嫉妒的对境,是其他人的优点或优越之处,比如有钱、有权、有名声、修行好、更精进等等。


为了减少嫉妒,平时就要少看电视,少看广告。因为电视广告中,充斥着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很容易产生嫉妒心与攀比心;同时因为受到刺激,还会增长贪欲心,严重的甚至会为此铤而走险,欺骗、偷盗、抢劫,想尽一切手段去挣钱,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图片



图片

叁|嫉妒的本质

如果想幸福,就不要去看邻居的家,以免产生嫉妒心,要学会安于现状。


有嫉妒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因为嫉妒的本质,就是不愉快、不开心。


嫉妒别人修行好,是对法的嫉妒。


嫉妒别人比自己有钱,开的车比自己的好,住的房子比自己的宽,穿的衣服比自己的贵,戴的表比自己的高档等等,则是对世间法的嫉妒。


这样活着,是多么辛苦啊! 


因为嫉妒,有些天性野蛮的人,会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


嫉妒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还会阻碍我们的解脱。 


图片


肆|学会随喜

图片

古今中外有很多事例,都证明了嫉妒的危险性。人的情绪是可以培养、训练的,既然我们要追求幸福,就要尽量去控制那些会给我们带来不幸的情绪。 


消除嫉妒,学会随喜,都是幸福的源泉。


另外,修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的前提,就是要找到一个幸福、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们怎样去修喜无量心呢? 


对修行人来说,通过长期修习随喜心、喜无量心的训练,就能慢慢养成习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不但不会嫉妒,反而由衷地欢喜、随喜,这就是修行人的风范。



图片

随喜功德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载,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