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业障现前,诸事不顺,这10种方法用起来

发布时间: 2025-01-24




图片


很多人都听说过“业障”这个词。可以说,今生那些“倒霉事儿”都是往昔恶业所招感的苦果现前,想要化解必须通过“忏悔法门”进行对治。但是,如何用心才能令忏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期讲堂,让我们通过问答形式了解十种方法。


图片

十种忏法


【忏法出处】



这十种方法有出处吗?

这十种方法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中所开示的。



包括哪十种方法?

一者明信因果。 

二者生重怖畏。 

三者深起惭愧。 

四者求灭罪方法。 

五者发露先罪。 

六者断相续心。 

七者起护法心。 

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 

九者常念十方诸佛。 

十者观罪性无生。-点击查看答案-




这十项要全部做到吗?

第一明信因果、第二生重怖畏、第三深起惭愧,是修忏悔的一个前方便;第四求灭罪方法、第五发露先罪、第六断相续心,是正式修习;第七起护法心、第八发大誓愿度脱众生、第九常念十方诸佛,是增长功德 ;第十观罪性无生,是无相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次第修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信因果




为什么这是第一项?

因为这是有效忏悔的最基本前提。如果不能明了、深信困果,在知见和心态上,对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的规律,怀着侥幸心理,将信将疑,必然无法生起真切、强烈的忏悔心,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无效。




做不到深信怎么办?

因缘因果贯穿三世,甚深微妙,唯佛乃能究竟,仅靠凡夫管窥蠡测,在此生极有限的片段中,对善恶果报加以观察、判断,的确无法厘清。对我们来说,基于对佛菩萨圣言量的深信不疑,是一大捷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既然他们说“如是因有如是果”,丝毫不爽,毫无错谬,当加以重视,谨慎取舍。


图片

生重敬畏




生不起敬畏心怎么办?

首先,可以反观今生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是否造作过不善业;其次,思惟过去及今生所造的不善业,若不加忏悔对治会如何;第三,扪心自问,如果真的因为这些恶业,堕落三途八难的绝境时,自己能否承受。




如何算“不善业”?

因贪、嗔、痴三种烦恼,通过身、语、意三个渠道,自作、叫人作、随喜他人作,都是不善业。不善业,以“十不善业”为首,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




“三恶道”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三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对应嗔心、贪心、愚痴增上。地狱有刀山、剑从、寒冰、炉炭等苦,具体可观览《地藏经》了解;饿鬼有长忍饥虚、鞭打、火烧等苦;畜生有任人宰割、身首两处破碎等苦。



图片

深起惭愧




惭愧,是否是自责、自怨?

惭,为通过自省,在自己心中感觉羞耻;愧,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到羞耻。本质都是羞耻心。知耻而后勇,进一步寻求改变,断恶修善。因此,惭愧不等于单纯的自责或自怨。



好像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可以选择一个参照标准:做到五戒十善,是人天乘的标准;断除我执、贪嗔痴,是解脱道的标准;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是菩萨道的标准;圆满断德、智德、悲德,是佛的标准。



图片
图片


图片

求灭罪方法




有哪些灭罪方法可以选择?

忏悔仪轨很多,比如法华三昧忏、大悲忏、药师忏、地藏忏、梁皇宝忏等等。每个人因缘不同,可以选择与自己相应的忏法,如法修习。



修忏法有什么注意事项?

修忏之前,要先熟悉仪轨、理解文义,拜忏时随文入观,虔诚专注、相应,不至于因分心而影响忏悔效果。每种忏法中,基本都有一段惭愧文,启发惭愧心。然后正修拜忏、发愿,最后回向。



图片

发露先罪




何为“发露”?

发露就是在师生或佛菩萨面前,坦诚自己所造的罪业,是对已经造的罪的一种诃责。




不好意思发露,怎么办?

罪业就像是我们生命中的毒瘤,需要做手术彻底清除,否则后患无穷。忏悔不发露,就好比去看病,却不愿将患处给医生看。小问题捂成大病灶,悔时晚矣。 

大乘忏法中,忏悔主大多是佛菩萨,他们无限慈悲、智慧,不仅不会因罪业嫌恶任何一个众生,反而会生大悲悯心。因此,无需担心或不好意思。


图片

断相续心




什么是“相续心”?

就是指断恶念的相续,立誓永不再造作,避免有“再犯无所谓,反正可以再忏悔”的想法。




为什么一定要断相续心?

发露先罪重在悔,对已经造的罪发露诃责;断相续心,则偏重在忏,止断未来非。二者都很重要。佛经中有非常生动的譬喻:有愚痴人落于粪坑,被救出后冲洗干净,复又思入;又有狂人将自己呕吐出的秽物,重新又吃进去。如果发露忏悔后不断除相续造罪心,重操旧业,跟喻中的痴人、狂人本质无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起护法心




何为“护法心”?

即尽未来际护持正法,令正法久住的愿心。



护法与忏法有什么关系?

第七至第九种忏法,都属于功德的增上。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强烈意愿,也是整个大乘佛法修行的核心。当一个人有了高远的志向和目标,身语意行为自然会提升,有更强的力量冲破过往不良串习的缠缚。因此,发菩提心是对忏悔的强大加持和助力。




我也能护法吗?

只要愿意,一定能。佛法是世间的光明,自身生命因三宝得到净化和改变,自然希望正法能长久住世,愿一切众生也得到如此殊胜的利益。



图片

发大誓愿,度脱众




发愿度众与忏悔有何关系?

原因同上,以菩提心令忏悔之心得到增上和提升。在无尽的轮回中,每一个众生都曾不止一次地做过我们的母亲。观察到他们的痛苦和煎熬,可以发起救拔他们的使命感。既如此,如何还忍心造业伤害众生,加重他们的痛苦呢?




“大誓愿“具体是怎样的?

每尊佛菩萨在因地都会发大愿,进而行愿,直至圆满,虽然愿的内容不一,但都没有离开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图片

常念十方诸佛




为何忏悔要常念十方诸佛?

前面的方法强调依靠“自力”,而常念十方诸佛,通过忆念佛陀的圆满功德,得到佛心的加持,属于“他力”。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二者合力更相应。如同给生命打了强力的免疫针,不容易被贪嗔痴病毒侵染。



如何念,口中称念名号吗?

念,指忆念,心中对所缘之事铭记不记。如果有口无心地念佛号,心中想的都是五欲六尘,昏沉散乱,不是真正的念。




具体该如何忆念?

可以从身、语、意、事业等四个方面逐一忆念: 

首先,念佛的身功德,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好。 

其次,念佛的语功德,具有六十种音支,若有一万个人同时问了一万个不同的问题,佛以一音声便能让所有人各自获得所需的答案。 

第三,念佛的意功德,具有二十一种无漏智慧,一百七十三个行相。将这些智慧、行相归类:一是无量无边的慈悲;二是深广无量的智慧。 

第四,念佛的事业功德。佛度化众生的事业无须励力,任运自在,无有间断。当我们忆念、安住在佛种种殊胜功德中时,内心自然与之相应而得到净化,无罪不灭,无障不除。



图片

观罪性无生




“罪性无生”是什么意思?

一切诸法皆众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则灭,故无实在的生灭,称无生。罪业的本体亦如此,缘起性空,所以称为罪性无生。




罪性无生,为何还要忏悔?

不要将缘起现象上的假有,和究竟本质上的无自性空对立起来。罪业本性虽是空性,但未通达无我法前,因空性的罪业,招感的空性的果报,给这个假有的“我”造成的痛苦和伤害,在感受上却是“实实在在”的。 

因此,在前九种的“有相忏”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修“无相忏”,断除无明及我法二执,才是最根本彻底的忏悔。如偈颂言:“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具体该如何观呢?

可以如下次序观察,层层回溯: 

此罪从何而起?由贪嗔痴而起。 

贪嗔痴住在何处?住于妄念颠倒中。 

妄念颠倒从何而起?从“我见”起。 

“我见”住于何处?“我”缘起假有、了不可得。 

“我”既不可得,罪从何生,由此可知生即无生。如病目见空花,虽有实无。行者若能如是用心,可将无始罪业、妄想颠倒一时断灭。





图片



愿大众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在拜忏法会及日常修行中

不断实践运用、勇猛精进

如法忏悔、净除业障

令善业资粮无尽增长、早证菩提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