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去贪则清凉——3分钟测测你的贪心指数

发布时间: 2025-08-02





图片


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贪”是一个贬义词,如“贪婪”“贪腐”“贪官”,古诗词中也有“少饮欺心酒,休贪不义财”“莫贪钩上饵,去作鼎中羹”的告诫。 

但身为凡夫,我们都会贪:有的人贪吃贪睡,就希望能过上小猪一样简单快乐的生活;有的人贪名逐利,即便已是人生下半场,看见钱、权还舍不得撒手;有的人贪图享受,华服美食尚不满足,还渴望豪车名表;还有的人非常看重琴瑟相和的完美感情,恨不得下辈子还在一起……我们嘲笑别人贪婪,自己贪心却也一点都不少,“五十步笑百步”,乌鸦笑猪黑。

那么,除了上面例举,我们凡夫身上还有哪些“贪”?甚至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也会有“贪”吗?该如何戒贪呢?



图片




图片


佛教认为,贪是“欲求五欲、名声、财物等而无厌足之精神作用。即于己所好之物,生起染污之爱着心,引生五取蕴而产生诸苦”。作为一切烦恼的来源,贪会极大障碍我们的修行。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対治?


图片

找到最贪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认真反观过失,或请他人指出,针对这个“贼王”下手,把自己最大的问题先解决掉,习气就会改掉很多。

图片

不忽视小贪

《法句经》上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不要因贪得小就不当回事。有人认为“只要不影响别人,对自己好一点怎么了”。殊不知,放任自己的贪欲,积累多了,小贪就会变成大贪,少有凡夫能经受考验。

图片

减少欲望,学会知足

贪欲的根源在于,对拥有没感觉,对缺乏更敏感。学会知足,满足于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逐步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就不再因为得不到更多而生出烦恼了。

图片

常行布施对治悭贪

《大庄严论经》上说:“愚痴悭不施,以种贫穷本,贪心而积聚,即堕于恶道,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是故有智者,应断除悭贪。”越贪心就越小气,希望什么都是自己的,求而不得,自然会烦恼。通过布施来纠正“好东西都应该属于我”的想法,贪就会得到对治。

图片

观空无常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不可能永恒存在。贪爱执着是“人生八苦”的根源。只有放下,才能从苦中解脱。因此,“多贪众生不净观”也符合“五停观心”的教法。


图片



总之,正如佛经上说:“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所谓“去贪则清凉”,就是说贪心就犹如火焰一般,欲火焚身,会摧毁道种。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戒贪,在修行过程中更要戒贪,这样才能让清净本性得以恢复,得到自在清凉。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如何看修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