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丨闪耀智慧光芒的佛教成语(50)--逢场作戏
发布时间:
2024-05-24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仅从数不胜数的与佛教文化相关的成语就可见一斑。小编为大家整理推出“佛教成语”专栏,以期能给各位带来思考启发。
“逢场作戏”最初是指游离的艺人在碰到适合的场地时,就开始表演。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随意地应酬、凑热闹的意思。
《景德传灯录·江西道一禅师》中记载:“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去处?’对云:‘石头去。’ 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五台山隐峰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建州(今福建建瓯)邵武人,俗姓邓,人称邓隐峰。幼年时狂顽不慧,父母管不了他,于是听任他出家。
出家受戒后,邓隐峰禅师即游学四方。他最初来到江西马祖门下,参学多年,未能见道。后听说石头希迁禅师在南岳大开禅席,于是心向往之。
一日,邓隐峰禅师向马祖辞别。马祖问:“甚么处去?”
邓隐峰禅师道:“石头也(到石头禅师那儿去)。”
马祖道:“石头路滑(你可要小心石头路滑啊)。”
邓隐峰禅师道:“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说完便开了马祖,前往南岳。
刚一到石头禅师那儿,邓隐峰禅师也不礼拜,却绕石头禅师的禅床一周,然后将锡杖卓地一声,问道:“是何宗旨?”
石头禅师回答道:“苍天,苍天!”
邓隐峰禅师一听,如堕云里雾里,不知该如何应对。
于是他又回到马祖那儿,并把自己参石头时的情景告诉了马祖。
马祖道:“汝更去问,待他有答,汝便嘘两声。”
于是邓隐峰禅师又前往南岳。见了石头,依旧象上次一样问道:“是何宗旨?”
石头禅师于是“嘘”了两声。邓隐峰禅师又一次哑口无言。他只好垂头丧气地又回到马祖那儿,并且把自己失败的情形报告了马祖。马祖哈哈大笑道:“向汝道石头路滑!”
邓隐峰禅师经过这两次挫败,决定不再四处乱跑,一心呆在马祖门下,用心参究。后来有一天,终于在马祖的一言点拨之下,豁然有省。
又如《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中:僧问“逢场作戏时如何?”师曰:“红炉爆出铁乌龟。”
苏轼的《南歌子》词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两者都提到了“逢场作戏”这一词,但它们的语境和含义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于在严酷环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后者则更侧重于表达在生活中超脱洒脱的人生态度。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