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十六尊者的故事。
第十二位尊者——宾头卢颇罗堕尊者
“宾头卢”是他的名,意思是“不动”;
“颇罗堕”是他的姓,意思是“利根”。
他在僧团当中是“受应末法供,福田第一。”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怎么受末法供呢?《奈耶律》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位树提长者,家里巨富,他做了一个旃檀钵(旃檀是一种香木,类似于沉水香,非常昂贵)。实际上这个钵是不如法的,比丘都是用铁钵和瓦钵,是不能用木头、金银钵的。
树提长者叫人将这个钵置于刹杆顶上,问大众:“谁有神通力,能取得这个钵,就给谁。”一般来说,那么高的刹杆,如果没有神通是取不到的。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当时在山里修行,正在补衣服,天眼遥见这回事。他就把补衣服的事暂时放下,将针插在山垛上,乘神通过来了。
但他没将线安置好,线也随着他一起飞过来,一下子就把太阳光都给遮蔽住了,使得那个城里变得很黑暗。老百姓们就非常害怕,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天黑了?
他现了神通,虽然将那个旃檀钵取回来了,但这个动作太大了,惊扰到百姓,于是就有人汇报到佛那去了。
佛面对着所有的弟子的面,对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大为呵斥:“我们佛教徒不以神通为传法的根源,不以神通示人,以免将来的人去追求神通去了。外道都有神通啊,但是讲不了佛法,所以我们以讲法为主,不能示现神通。”
以此来呵责宾头卢尊者:“你既然当时是为了发悲心度化众生,为了证信而示现神通,那么将来不准许你入灭,留身久住,应末世供,为大福田。”就是佛让宾头卢尊者久住世间,尤其是在末法的时候,为众生做大福田。
一般世间有设千僧斋的时候他都会来,或者上坐,或者中坐,或者下坐,一般人都认不出来。
在西域、天竺一带,过去无论是请大众僧、供千僧斋,都会礼请宾头卢尊者;或者有新建好的房舍,也都会请宾头卢尊者先到这个地方住一晚;甚至请大众僧僧团来沐浴,也会先请他过来沐浴。
请的整个过程都要至诚恳切,无论看到与否,一定都要不怀疑。有时候新房舍给他准备的床铺,第二天一看,还真的就有睡下去的痕迹;或者屋子里面的水什么的,是有人用过的状态。
据说有一位长者深信宾头卢尊者会应供,就设了一个供僧的大会,并布花验之。结果搞了三次,花都枯萎了。宾头卢尊者是不是就没有来呢?
到第四次供僧斋时,这位长者还是非常至诚恳切。他看到有一位穿着很破旧衣服的年老比丘坐在上首,就问道:“我以前也设了三次僧斋,不知道宾头卢尊者来没来?”老比丘说:“都来了,进不来,在门口被门卫挡住了。”实际上说话的就是宾头卢尊者。
他说:“我第一次来时,被挡住了。我觉得这里有长者请了我,必须得进去,就想强行进来,结果那个门卫用棍子打我,我头的左边都被他打破了,正在生疮;第二次设斋,我又来了,又被门卫打,右边又被打伤了;第三次又来,额头前面被打伤了。这第四次才勉强进来了。”这就是说,尊者四次都来了。
这个长者听了后,生大惭愧心,就立了一个规定,供斋时要是无遮大会。为什么叫无遮?不能遮止任何一个人,这是大平等的心。如果有分别心,可能就与圣人当面错过。这些圣人往往就看有没有分别心。
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应末世之供,对众生确实是很重要的,因为能供到一个阿罗汉,种的福田就很大。但这里不要看走眼了,不要看人打卦,一定要有平等心。
释迦牟尼佛指令宾头卢颇罗堕不要入灭,真是利益末法众生甚深甚大!因为末法的众生福德浅,想要培养福德就得要让他去做布施、做供养。
所以四众弟子,特别是优婆塞、优婆夷及社会人士要去供僧斋,尤其是发大心供千僧斋,如果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到这一坐,那福报不得了。
但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最终也是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他在这里所示现的,是让我们透过种福田积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这也是净业三福的内容之一。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