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丨佛菩萨的眉心为何有一个小圆点?

发布时间: 2024-12-19



图片


我们在参拜佛像时,

会发现几乎所有

佛菩萨像的眉间

都会有一个圆珠状的凸起,

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一颗珠子。


那么,

佛菩萨的眉心为何有一个小圆点?



图片



图片


佛教对于佛菩萨等造像十分讲究,须按照《造像量度经》所规定的量度,进行细致绘画和铸造。《造像量度经》中对诸佛、菩萨等造型特征及身体各部位的度量比例都有详细的论述,譬如经中说:“印堂,安白毫之地也。自发际以下比三指处,作白玉毫清净柔软,右旋弯转而末向上。底盘圆满,广阔一指。”


所以我们所见到佛像眉心间的那一个小圆点,是佛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和微妙形相之一,即三十二相中的“眉间白毫相”。


图片


图片


白毫和古代女子化妆的花钿不同,并非是佛像的点缀之物,而是佛于因位时,见善众生修习戒、定、慧三学,而称扬赞叹,遂感得此相。


根据佛经记载,佛眉间的白毫,柔软如兜罗绵(即古代一种棉的纺织品,用兜罗树柳絮状棉花编织而成),引之则长一寻,放之则右旋螺,鲜白光净,犹如真珠,能放光明。


与佛像形制的历史变化及地区差异相同,白毫相也并非存在于所有时期和地域的佛像中。如在一些早期的佛像或者特定地域的佛像里,白毫就不是一定会出现的相。有的佛像多于眉间嵌入白玉、水晶等,以表示此相。而有些佛像中,即使有白毫,也未必会表现得极为明显。但由于白毫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佛教艺术的后期逐渐成为了一种相对固定的造像样式。


图片


图片


在《观佛三昧海经》中讲到,佛为太子时,白毫光是五尺,修道时是一丈四尺五寸,成佛时则有一丈五尺。“如来白毛,自从初生乃至成佛,于其中间微细小事可得观见。”即释迦牟尼佛由出生乃至于涅槃,一切苦行,种种相貌及功德等,都在光中显现。


另外在《观佛三昧海经》中说:“若我灭后佛诸弟子,舍离诸恶,去愦閙相,乐少语法,不务多事,昼夜六时,能于一时,于一时中分为少分,少分之中能须臾间,念佛白毫令心了了,无谬乱想分明正住,注意不息念白毫者,若见相好若不得见,如是等人,除却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之罪。设复有人,但闻白毛心不惊疑,欢喜信受,此人亦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正是由于白毫相有如此殊胜的功德,观想白毫也就成为了佛教修行的一种法门。


图片


佛菩萨示现如此相好庄严,

除了由自性功德成就之外,

更以此来教化利益无量众生,

令众生发菩提心,入佛法中修行,

早日成就道业。



图片

六时吉祥

福慧圆满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佛教知识丨念珠的起源和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