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丨三无漏学

发布时间: 2025-08-01




图片


去古都西安旅游,大雁塔是不可错过的首选之地。大雁塔是西安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慈恩寺内,慈恩寺原名“无漏寺”,在唐朝前几近荒废,后因李治为其母后于此之上重修庙宇,改名“大慈恩寺”,随后便一直兴盛至今。


那么,无漏寺的“无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


无漏,梵语anāsravah,意为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百喻经·宝箧镜喻》云:“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知道了什么是无漏,那么它的反义词就是“有漏”。在佛教中,“有漏”指具有烦恼,导致流转生死的一切法。具有“有漏”性质的现象,就是“有漏法”。


由此可见,“无漏”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目标,那么“三无漏学”就是修行“无漏”的三种方法。佛教大辞典上这样解释:“戒定慧之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在圣者之身为无漏。”《楞严经》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也可以说,这是佛陀对众生指导的三项训练,分别是修戒,修定,修慧


图片



图片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是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由定发慧,由慧起修,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也就是专门根治佛教中所说的三毒“贪嗔痴”,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于现实生活与往生极乐大有裨益。


在修习三无漏学时,戒定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修习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先要止恶,完善自己的品,才有了可以让自己的心平静的状态;内心平静了,智慧便会进一步提升。三者相互依赖,次第分明:戒是基础,定是关键,慧是目标。如此修习三无漏学,才能举一即三,融会贯通。

图片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总之,只有学戒持戒,才能得定,进而开启真正的般若智慧。“三无漏学”的修习,能让我们远离恶业,生长清净与智慧,最终圆满生命的“无漏”状态。


图片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这些“佛经之最”,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