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白露生 2023年9月8日 我们迎来第十五个节气 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 代表着孟秋的结束与仲秋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一个节令,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而凉爽的秋天悄然到来。 白露一过,秋意就浓了,风轻云淡,天高水长。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 露 养 生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天地四季的自然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阳气的四种变化,循环往复。 白露过后,一个最大的气候特征:燥!气候有时清凉,有时炎热。阴天、早晚凉爽;晴天、中午较热;早晚温差大。 1.防寒邪 白露是自然界“阴胜阳”的一个重要节点。 所谓的“露”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湿热之气遇“冷”而出现的。这也说明现今的早晚阴气已重,阴中带寒,需要你注意防护了,如果大意,阴寒之气会伤你的皮肉筋骨。 老话说“白露不露身”,白露后的早晚、阴天,你的颈、肩、腰、腹、腿、脚,就不要暴露在外面;睡觉要用薄薄的毯子盖在身上。 因此,多吃梨! 梨,味甘、酸,性凉;入肺经、胃经、大肠经,清热生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主要清“肺热,胃、大肠的火”。 肺热大,晚上3-5点咳的朋友,还可以用:川贝母粉3克+黄冰糖,跟梨一起蒸了吃,极好!我们除了多吃梨,平时除了适当多补充一些温热水、早睡以外,还要吃当季的水果蔬菜,比如:莲藕、白萝卜、葡萄、枣、猕猴桃、柚子、山药、枸杞、莲子、百合等滋阴润燥凉血的食物。 我们除了通过食疗润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给自己的身体灭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秋燥的产生和危害! 揉腋窝,灭心火、肝火 我们睡觉(午觉、晚上)的时候,按揉腋窝左右各5-10分钟,不仅能够疏肝理气,还有降心火,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肝火心火大,也可以随时随地用空心掌轻轻拍打腋窝左右各10分钟。 敲大肠经,灭肠火 轻轻敲打大肠经“手五里-曲池穴-手三里”这一段,左右各10分钟,效果很好:对牙痛,便秘,下巴长痘痘都有作用。 揉内庭穴,灭胃火 如果自觉胃火大,有口气,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按揉内庭穴左右各3分钟。内庭穴位于在脚上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趾缝尽处的陷凹中。 3.防秋悲 因为天地已进入阴长阳消的收敛状态,人体也一样,肺气的宣发会相对收涩,没有那么畅快,这样就会因“气机阻滞”而出现“秋悲”。 那些性格内向,或者原本就有抑郁倾向的朋友们多按揉、敲打膻中穴,把“气结”解开,不要等真的抑郁了,再来解“心结”! 双掌合十,轻轻敲打膻中穴3分钟,一天多次。 涓涓润心,安乐欢喜 露水存在的时间短暂,太阳一晒就慢慢消融,所以常常被古人用来形容人生短促,《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而露水收集起来就变成了甘露。 “收清露”是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特有的习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白露茶成了茶客们的心头好。“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不似春茶鲜嫩,不像夏茶那涩苦,而是恰到好处的甘醇。抿一口清香的晚秋茶,沁人心脾。 甘露在佛教中为涅槃之譬喻,指如来之教法 正如《妙法莲华经》中所说: 为大众说,甘露妙法, 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若蒙佛授记,尔乃快安乐。 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白露时节,愿我们如滴滴露珠,融入功德之海,永不干涸!讽诵大乘,听经闻法,甘露见灌,涓涓润心,安乐欢喜!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往期回顾
2.防秋燥
这段时间燥邪横行--伤阴耗气!很多朋友会出现:眼干、口干、鼻腔干、大便干、小便黄、皮肤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