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寒衣节丨愿以缅怀之心,到观音寺为已故的亲友诵一部《地藏经》吧

发布时间: 2023-11-12





图片

十月朔,

俗称十月朝。

人无贫寒,

皆祭其先。



寒衣节

诵经 | 持咒 | 念佛

回向七世父母及六亲眷属




图片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

是中国传统的“寒衣节”

在这一天,古人会祭扫烧献

以期在冬日的寒流来临前

为已故的亲友

送去御寒的“寒衣”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有关于寒衣节的

来历与习俗吧

什么是“寒衣节”


图片


古时,自农历九月起的深秋时节,天气逐渐转凉,人们开始准备御寒的冬衣,如《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而在唐玄宗天宝二年,官方出台的一纸诏令官宣“公务员们”在“农历九月初一”放假一日、回家祭祀孝亲:


“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未标典式。


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


由于农历十月方入冬,九月的气温尚未寒冷,所以“授衣”的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初一,并延伸至民间,发展为给先人祭祀、烧寒衣的“寒衣节”。



图片



如《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朔日”即每月初一)


到了明、清时,已有了些默认的仪轨,如明朝时为新丧者焚白衣,为久丧者烧彩衣:


“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


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清朝时,士大夫阶层和普通读书人在十月初一祭祖扫墓时,会按中元节仪轨,在家门外为先亡焚化以五色彩帛做成的冠带衣履。

图片

 孝亲 


虽然几经演变,但其“孝亲”的核心是不变的,时逢寒衣节,在缅怀先亡的同时,也应多关爱父母亲人。


佛经中也曾多次勉励大众孝亲报恩,如《中阿含经》载“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


印光法师开示,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


作为佛弟子,我们在这天可以到寺院与僧众一同诵一部《地藏经》,在感得二十八种利益的同时,以此功德回向七世父母及六亲眷属,令其离苦得乐,早生净土。

“寒衣节”诵经预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佛弟子,我们在这天可以到寺院与僧众一同诵一部《地藏经》,在感得二十八种利益的同时,以此功德回向七世父母及六亲眷属,令其离苦得乐,早生净土。


青岛观音寺拟订于20231113日(农历十月初一)14:00在般若堂由僧众带领共同讽诵《地藏菩萨本愿经》。


青岛观音寺(福州北路84号)


第一种报名方式:

图片

图片

诵经报名,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图片


图片


第二种报名方式:


报名也可拨打客堂电话

0532-82960939


天龙护念  善果日增

集圣上因  菩提不退

诸横消灭  业道永除


小提示:参加诵经的信众请提前十分钟入场,进入般若堂后手机静音或关机,维护道场清净,请勿在经堂内照相,吃东西。全程参与,不迟到早退。

图片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

  青岛观音寺 


客堂电话:

0532-82960939

图片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鲁【2022】0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