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Tomb-Sweeping Day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今年是4月4日20时49分交节。 《农历》书曰: 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洁显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齐,故名也。 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名“清明”。“清明”含有上清下明之意,即天空清大地明,也常被用来形容人格、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具有节气与传统节日“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我国清明节历经数千年传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时节人们通过摆供献花、焚香叩拜等方式,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 清明节被称为中国人的感恩节,在这一天里,无论是佛教还是传统民间信仰,在知恩报恩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 清明节 Tomb-Sweeping Day 修学佛法的人知道,思亲报恩应以赤诚孝心,供佛斋僧,共修《地藏菩萨本愿经》,令先亡获益。 因为《地藏菩萨本愿经》开篇即讲:地藏菩萨往劫为婆罗门女,于佛塔寺大兴供养,而度脱堕入地狱道的母亲。 亲近三宝时,在三宝圆满的对境面前,即使最小的供养,也可以产生无量的福报。孝心加上对三宝的虔信之心,看上去是简单的供养,事实上是在做有效的超度,将有限的供养转化为无限的功德,引领他们走出轮回、解脱自在。 追思祖先,孝亲报恩,也是对世人的一种无常观教育。清明节我们不仅要追宗思源,超拔祖先,更要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敬养还健在的父母、师长。 而作为子女,如何对现世父母尽大孝?那就是引导父母发愿学佛,让他们得到出世间的究竟自在解脱。(点击阅读相关文章:记一场没有痛苦的生离死别——追忆我的父亲) 清明祭祖勿用荤食 善意提醒一下,清明祭祖勿用荤食。《印光大师文钞》之《祭祖用素序》中明确提出:杀生祭祀天地,悖逆了天地的好生之德。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不应以顺应民俗的理由而去杀生,若由此造作杀业,使祖先受殃累,冥阳两损,对先人对现世的父母、家人和自己都有害无益。(点击阅读相关文章:为什么很多人,大办寿宴和满月席后,疾病灾难不断?) 清明节 Tomb-Sweeping Day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清明天气特点及情绪变化的真实写照。清明祭祖,人们心怀追思,哀伤之情油然而生,致使体内气机阻滞,情志不畅。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顺应时节养生至关重要。当下正值阳气蓬勃之际,踏青赏春便是顺应天时之举。多晒春日暖阳,能扶助正气,激发阳气升发;漫步自然,活动筋骨,可促进周身气血畅达。一晒一动间,不仅能驱散心头的哀伤,调节情绪,更能让我们顺应节气更迭,以积极愉悦的姿态拥抱生活,实现身心的和谐平衡。 春日养生,饮食先行。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食用一些嫩芽类新鲜菜蔬,有助于祛除冬日浊气,升发春日阳气。 中医提倡春季饮食宜减酸增甘,多吃清淡可口、富含营养的食物,顺应天时,滋养脏腑。像荠菜、菠菜、豆芽、香椿等时令菜,能养肝护肝;薏苡仁、赤小豆、山药、大枣、银耳等健脾效果好;要少吃辣椒、韭菜等辛热、生发之物,以防生痰助火,破坏身体平衡。 人间最美四月天, 不负春光好时节。 清明假期缅怀先人,孝亲报恩, 踏青春游,享受春光, 同时也让我们真正感悟生命意义, 早日善护轮回因果。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