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护生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走进观音寺 > 素食护生

周一请吃素丨刷新认识,原来这些看似“素”的食材也算“荤”

发布时间: 2024-01-15






图片



许多人把素食视为信仰佛教的指标,但不论信仰与否,这些素食主义者的吃素,与佛教的“吃素”并不是相同的概念。那么他们究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到底什么才是佛教的“吃素”?



图片

图片为青岛观音寺三昧书廊实拍



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化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对中国素食影响深远。


汉传佛教吃素食,是从梁武帝开始提倡的。《大般涅槃经》里,佛陀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梁武帝引用《大般涅槃经》中不得食一切肉的经文,又根据载有断肉戒条的《梵网经》等经文,制定了《断酒肉文》,提倡僧伽全面食素,并鼓励在家信众同样行持。自此,佛教与素食的关系更加密切,食素也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图片

图片为青岛奉善斋素食餐厅实拍



素食,即为“蔬食”“菜食”。以“素”与“肉”相对,世间所说的吃素大部分指不食肉。


在佛教的观念里面,吃素跟不食肉的概念不一样:佛教吃素是连蒜、韭菜等五荤之类的都不吃,叫不吃荤,不食肉只是说不肉食,但是我们通常把不吃荤就当成是不吃肉。


佛教所说的吃素,是既不吃荤又不吃肉。


佛法主张不食肉是因为慈悲心,不忍伤害众生以充己口腹。《梵网经》云:“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


除了肉外,葱、蒜、韭菜、蒜苗(小蒜)、兴渠等具刺激性的蔬菜也属荤菜的范围。《梵网经直解》记载:“五辛者,即五荤,非五腥也。言五辛者,一大蒜,亦名葫,即葫葱是。二茖葱,即他经云革葱,乃薤菜是。三慈葱,即葱是。四兰葱,即小蒜。五兴渠,即蒠蒺。”佛教严禁吃这些蔬菜是因为食用后口气恶臭,会助长淫欲,与人说话,或者诵经念佛,都是不清净的,更不利于修福德。


图片


除了荤腥、不食肉,佛教素食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即杜绝酒精类饮料。饮酒并非像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四种行为本身就是恶行,但酒可乱人心智,使人易触犯前面四条戒律,故佛陀一并制止。饮酒的过失,佛说有三十六种,最大的过失是乱人心智、致人愚痴。


学佛之后若能吃素当然最好,倘若因为家庭、工作环境等因素不能每天吃素,可以选择初一、十五或六斋日、十斋日吃素。吃素不仅有感恩的内涵,更是为了长养悲心,作为导向解脱和觉悟的途径。如果带着一颗慈悲心去吃素,那么不仅可以获得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能培养自己的善根,本身也是一种修行。

图片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青岛观音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示

图片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