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圆法师讲因果

师父讲因果丨贪心招祸,布施得福

发布时间: 2022-09-24







上次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学习时,组织学习的王主席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有不讲道理、难以调解的上访人员是居士,师父有什么好办法?我笑了,首先我自豪的说:我敢保证,出家当师父这么多年,皈依的众多居士里,皈依前是钉子户的确实有,皈依后一个没有。


后来,我还提了一个不是建议的建议:这类问题是哪个教的信众就交给哪个教来解决,俗话说谁家孩子哭抱给谁。玩笑归玩笑,但这也确实是教职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2014年,我接受薛琴居士的朋友数次盛情邀请,由薛琴陪同来到了贵阳的邱居士家里。第二天有位新结缘就很虔诚的女居士请示我,姐姐一家现在过得很苦,姐夫血栓后遗症,姐姐心脏不好,外甥吸毒,可否让她的姐姐和姐夫与我结个缘。我说可以的。见面后,姐姐就开始倒苦水,因为拆迁的条件一直谈不拢,闹了很多年,直至现在也没有解决。我问她,一个村子几百户,只有你们几家谈不拢,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们不占理,贪心太重!


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因果效应。你先告诉我你们几家钉子户谁家平平安安?她回答确实是没有好好的人家了,死的死,病的病,孩子不听话的不听话。我问他们知道原因吗?就是因为你们几家钉子户,让整个拆迁片区多少家庭不能如期回迁?有多少孩子婚礼不能如期举行?有多少老人在出租房里去世?就会有多少人在咒骂阻碍回迁的钉子户!这就是语言的能量场,怨气的负能量的因果效应。




图片
点击阅读全文:




















师父讲因果丨语言的力量



这种能量如同电流,手机信号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却是真实存在。换位思考想想咒骂的那些话,是否不寒而栗?所以车祸、吸毒、手术的果报自然临身。



观音寺_20221002234857.jpg











这对夫妻当场忏悔,之前不信佛,不信因果,哪里懂这些道理,发愿以皈依的功德回向受到伤害的邻居,并马上做了佛事。后来听说孩子不但彻戒毒,还找了一份工作,干得还不错。这孩子从小就是听话的孩子,只是因为父母的业力影响误入歧途,承受业力所牵不能自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有了过失,积极忏悔补救,如《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所说:“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知错就改,有过立忏,一切就还来得及。


当时我还给他们讲了之前在淄博结缘的一名信众,得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病,只能靠输血维持。第一次见面时吓一跳,脸色灰白,连嘴唇都一点血色没有,说话时也虚弱不堪。她跟我讲找不到任何可以治疗的办法,就是血不知不觉就没了,再输血再没有。她也跟我哭诉了拆迁的烦恼,是一位当了七八年的资深钉子户。


我同样告诉她,其他人都能接受的拆迁条件,你为何不能接受?无止境的无理索取就像吸血鬼一样,就会得这种无药可治的吸血鬼病。包括无休止的向父母与公婆索取、压榨别人的财物、亲人的财产,或者报在自己身上,或者报在亲人身上,儿女身上。


城市拆迁会让城市美丽、干净,大众生活方便。至于开发商挣多少钱,那是他前世广修布施修来的。自己只得自己该得的,才能无忧无烦恼,而日思夜想拥有财富,首先要想想自己的德性能否承载,这就是所谓厚德载物的道理。



3殿_20221002234908.jpg











《六度集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回国途中,舅舅先行渡水,来到一户人家。家中只有母女二人。她俩将家传的古盘拿出来,想换取珍珠。舅舅用刀刮去古盘表面的积垢,发现竟是一个紫磨金盘!但奸诈的舅舅欺负她们不识货,故意把古盘扔到地上,说:“别脏了我的手!”说罢继续赶路。母女二人深受羞辱。


不久,外甥也路过这里。那家的女儿又向他请求用古盘换珍珠。诚实的外甥身为虔信三宝的佛弟子,持戒清净。告诉她这是紫磨金盘,并付出全部的珠宝来换取金盘。


外甥走后,舅舅折返回来,想用少量的珍珠换取古盘。当他听说那个价值连城的古盘被人买走,跑到河边捶胸顿足,喊道:“还我宝来!”急火攻心,吐血而死。外甥找到舅舅的尸体,哽咽着说:“贪心竟至于丧身啊!”



4大雄宝殿_20221002234919.jpg











《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有多少人因为拆迁得到几套房子却要承受失去家庭和睦、父子亲人反目的痛苦!没有福德基础的,贪欲越甚,得到财富越多,越容易承受儿女抑郁、家庭破裂、负债累累的痛苦果报。


想自在就要从减少贪欲做起,想富有就要从布施做起。


就看现在,哪个广修供养布施的富豪在疫情、经济危机中倒下?因为他们有回报国家的心,所以不会偷税漏税而承受偷盗的贫穷报;因为广修供养布施而得到财富增长的善果。《大智度论》中言:“檀为善行受果之种,檀为福业善人之相。檀破贫穷,断三恶道。檀能全获福乐之果。”这个“檀”就是布施的意思,这才是财富得以增长,得以长久保持的真正原因。《红楼梦》中王熙凤式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故事,知道的人不少,明白的人却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