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学佛和人生一样,你都不能“将就”

发布时间: 2023-10-18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皈依三宝要全心全意




很多学佛人把皈依三宝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认为不皈依也能学佛,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诚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


皈依三宝,是发心学佛的第一步,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


正如我们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


图片

图片

否则,始终只是在学佛的门外徘徊,最终也难以有所成就。


另外,可能还有人会问:我发心皈依,但我只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行不行?


这肯定也是不可以的。


所谓三宝弟子,佛法僧三宝是一个整体,缺一个就不是完整的三宝。


没有僧宝,佛宝法宝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人依法悟,法赖僧传。我们今天还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与僧宝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恭敬佛宝、恭敬法宝的同时,也应该恭敬僧宝。


所以,在家信众在学佛修行中,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作为我们学习佛法、觉悟人生的新起点,让我们成为正式的佛弟子,走上解脱的道路。



日常功课要坚持精进




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


“哎呀,今天事情太多了,忙碌了一整天,修行的功课就少做一点,差不多就可以了,等有时间再补上,相信应该也不会有影响的。”


然后收拾收拾就休息了;第二天遇到忙碌的工作时,就用同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


我们平时学习,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图片

图片


学佛修行也是一样,我们在诵经念佛的时候,要把每天的功课定时定量,比如一天诵经多长时间,念多少声佛等等。


千万不能将就,想着今天空闲时间多,就多做一些;明天忙就少做点或者甚至一点也不做。


时光不待人,所以《法句经·无常品》中说: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由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学佛修行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最重要是坚持,千万不能将就,在种种借口下怠惰和延宕。


发下修行的愿后,同时还要经常自己监督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困难,每天的修行都不能落下。


不然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逐渐就会退转和懈怠了。



学佛持戒要严格要求自己




可能还会有很多学佛人认为,学佛修行只要“心诚”就可以,而种种的戒律只是辅助修行的工具。


虽然受了“戒”,但偶尔犯一下也无伤大雅,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影响,可能还会这样安慰自己:佛菩萨那么慈悲,犯这么一点小错,应该不会怪罪我的。




《华严经》偈言:


“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则是如来所赞叹。”




戒律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也是佛法长住世间的根本。


戒律不是用来衡量他人的标尺,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检视自我的行为规范。


对于刚刚皈依的在家居士来说,可按照各人意愿决定是否受戒。


图片

图片


作为一个佛弟子,不管想不想受戒,持五戒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应当把五戒当成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一旦受持戒律,就要在生活中处处按照戒律严格要求自己,以戒为师,千万不要把戒律当作是可有可无的规矩,觉得偶尔犯一次戒也无所谓。


一旦犯了戒,就要发心虔诚忏悔,并保证永不再犯。


能够受持戒律的人,才有办法脱离贪瞋痴的控制,享有身心上真正的自由。


人生短暂,学佛修行千万不要“讨价还价”,对自己放纵、妥协。我们学佛要时时刻刻把佛菩萨的教诲,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指南,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佛菩萨的言传身教去践行,努力完善自我人格,最终走向解脱。



图片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征稿启事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