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网上学佛这么便捷,还需要去寺院吗?

发布时间: 2024-01-0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各类学佛的网站和交流群,每天分享着大量的佛学知识,为很多人提供了学佛的方便。


有人对此产生疑惑:既然网上学佛这么方便,是不是就不用去寺院了?


现在很多初学佛者都是先通过网络来了解佛教各方面的知识,先隔岸远观,再推门而入,这的确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学佛若仅仅停留在网上,就没有办法建立正确的信仰,更多是仅仅停留在好奇和一些模糊的感动上。















知识型 VS 实修型


网络学佛很方便,但也有利就有弊,如果不能善加利用,也会产生不少负面作用,比如网上关于佛法的知识、见闻很多,有些人贪多嚼不烂,当成普通的知识来了解,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去实践。


佛法是要修证的,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名词解释式地了解概念,却不懂修证,也没有修证,这样学佛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难有实质收获。


图片

图片



正法 VS 邪见


网络上传播的很多“佛学知识”良莠不齐,的确有正信的佛法。但是,也有不少打着佛法擦边球的邪见,例如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强调算命、灵异、神通等,对佛法一知半解者较难明辨一旦缺少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就中了邪法外道的圈套,误入邪法而不自知。如果学习或是传播了这些知识,不仅对自己的修行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损害自己的福报。


只有多了解正信的佛法,树立正知正见,才能最终破迷开悟。



自修 VS 共修


自己在家上网看书是个人自修,来寺院聆听讲经开示、参与法会,那就是“集体共修”。这条菩提路不会一帆风顺地速成,要放下我执,要改变自我,相当于“一人与万人敌”。与其他同修交流互动,也是取长补短、反观自身的机会。参加共修和法会等仪式,通过佛门的庄严仪轨,能使自己生起更强烈的修学信心。


学佛必须亲近三宝。学佛可以通过网络、书籍了解,但同时也需要经常到寺院,近距离地亲近三宝,这是古今未来都不能被代替的最传统最可靠的方式,哪怕一个“入门级”的三皈依,按佛教的规矩,都需要出家人现场传授才能完成。戒体的传授也都是如此。


图片


寺院是一个道场,不仅是听闻佛法的所在,也是佛弟子共修的场地。这里还有佛菩萨的护佑,有佛、法、僧三宝的驻锡,韦驮菩萨、伽蓝菩萨的护持,这都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


学佛也不是凭世俗人情的见解就能够学好的,也不是依赖自学就能成就的。


真正学佛,佛、法、僧三宝都不能远离。寺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亲近三宝的机会。当我们来到寺院,处在清净的修行环境中,见到庄严的佛像、如法修行的僧众,自然而然地就会生起虔诚恭敬之心,向佛菩萨们学习的心,从而更加精进地去修行。



学佛需依止善知识


佛法有三大语系、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想找到与自己相应的法门绝非易事。而且漫漫修行之路,由于我们对佛法的认知有佛,学佛想要“自学成才”几乎是不可能的。


图片


因此对于初入佛门的人来说,所以找一个领路人无比重要这个领路人就是指善知识,“佛法二宝,赖僧弘传”,对当下众生来说,这个善知识就是我们常说的“僧宝”。


僧宝常住于寺院等清净道场。要想亲近僧宝,依止师僧善知识学习,就要经常前往寺院,去亲近法师,护持道场,亲身参与寺院的活动,现场听听法师的开示,感受僧人们的言传身教,并按照他们正确的教导,精进勤勉地如法修学。


学佛不是学样子,学神通,走形式,喊口号,而是真正的在生活中把握正知正见,觉悟人生,净化心灵。


因此学佛必须要以三宝为中心,真正地、时时处处地把皈依三宝,礼敬三宝落实到自己行动中,才能与佛法相应,做一个德行、愿力合格的人!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图片

一篇文章可点亮无数心灯,青岛观音寺公众号特在此征集引人向善的“精神食粮”,您可讲述人生经历、学佛缘起、修行感悟和改变等。


投稿请发邮件,邮件标注“征文”字样,文尾标注作者姓名、微信号,静候您的文章布施!


邮箱:

qingdaoguanyinsi@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