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答疑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法雨甘露 > 法师答疑

啊?“皈依”后才算佛弟子?

发布时间: 2025-04-14



图片


图片



什么是皈依?



图片


是皈投,皈向的意思;是依托,依止的意思;皈投三宝,以三宝为依托,是名为皈依


学佛,须从受三皈依起。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三皈依,就是佛教徒,如果不受三皈依,当然也可以研究佛教的典籍,但仍不算是佛教徒,故学佛的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


皈依,是区分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界限;是佛法及一切戒律的根本;还是一切修行实践的保障。


一切法门的修行,无不基于我们对三宝的信任。



图片



三宝是什么?



图片



佛、法、僧,为佛教三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佛宝。佛所说的教法,是法宝。弘扬佛法的出家人,是僧宝



图片



为什么称为宝?



图片


一者难遇。二者无价。所以非常珍贵。


为什么难遇?根据佛教世界观,佛出世后一万年,佛法将灭。届时想找到一本佛经都很难。为什么无价?依止佛法僧的教导,可以减少烦恼,得到解脱。这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图片



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图片


不少还未皈依的善信,自发地来寺院礼拜佛菩萨,或者在家读佛经。这都非常好。但若未皈依,所做的善事只是在佛法中结善缘,不算正式踏入佛门。只有皈依三宝后,才是正式的佛教徒,才能堪称“佛弟子”或“佛子”。


有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居士,觉得自己有能力看懂大乘经典,可以直接根据佛经摸索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受三皈。这么说表面上好像没错,但实质上经不起推敲。学佛到成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皈依三宝的全过程。


图片


佛经是法宝。佛经是哪里来的?佛经是由佛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后世再由法师们弘扬流传。所以说,三宝是相互成就、不可分割的。如果您愿意相信佛法僧,做个观望的有缘人,不如尽早受三皈依,正式成为佛的弟子。


众生轮回六道,苦不堪言,仰求救护。这像小孩子需要父母的依怙,生病的人需要医生的救助一样。有情众生自无始劫来即沦溺于冥冥业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够依赖,能够帮助我们出离苦海。因此,学佛之始,必须要皈依三宝。必须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好好的学习佛陀,奉行教法,亲近僧众。



图片



皈依有什么具体好处?



图片


皈依三宝有八种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一者,常遇佛法趋入内道,即能够常常听闻到佛法,趋于佛道的修行。能够皈依亦代表着“福报深厚”。也许,你觉得看到佛像庙宇很平常,可是人世间的芸芸众生又有多少人见过佛像、佛经和法师呢?皈依就是我们与佛结下更深一层的善缘。


二者,昔作恶业皆悉清净,即能够借着佛法的熏习,清净过去所犯下的种种过失。皈依三宝之后,能够避免灾祸,平安吉祥,并且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是能够更加懂得“自律”的。皈依之前种下的恶因,在不断地修行和自律中,也可渐渐消散了。


三者,不堕恶趣,就是能够不堕落地狱、恶鬼、畜生的三恶道之中。经云:“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皈依三宝,能够避免我们堕入三恶道,并有机会能够使我们得生人天。


图片


四者,获无量善神庇佑,不为人与非人等障碍所损,即会获得许多善神的庇护,不会被人或者非人所障碍。学佛之人,皆有听闻“善神”。在佛教之中善神,是指八部众中护持正法的神。刚皈依三宝的佛弟子,就会有三十六位大善神来做护持。日夜保护一切吉祥。


五者,一切所作皆得成办,也就是说能够断除一切烦恼,得证究竟智慧。佛教讲:烦恼来源于无明和“贪嗔痴”。有了烦恼,自然也就容易因为烦恼而种下种种恶因,如因烦恼而发脾气、抱怨等等。而皈依三宝,通过学修慢慢就能减少烦恼,从而遇到智慧和善友。


六者,常具广大福德之因。在人生路上,所得总利益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大。皈依三宝,就是在积累广大福德,有福德之后,自会富贵,自会让生活越来越好。三宝是帮助我们增长福报,增长智慧的源泉。


图片


七者,能作法师为众所依,即在未来能够成为法师,为大众的依止。皈依三宝、修行有德的人,能得到人天大众应有的尊敬。


八者,速证菩提,即能够迅速出离轮回,得证菩提。皈依三宝,即是增加福报,也是培植善缘的重要一步。这一步迈出去了,即便此生没有修行,在无量劫之后,弥勒菩萨龙华三会之时,亦能得度,证悟道果。


法喜充满 

图片



现在,很多名人皈依佛门做了居士。其实,这并不为奇。


佛教乃世间真理。佛教在中国传播、弘扬的数千年中,一直都是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欢迎的宗教。历史上,佛教虔诚地信仰者,不乏王公贵族,士大夫,乃至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企业家等,不胜枚举。


不管是在“心态”还是“生活习惯”等方面,皈依以后,一方面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另一方面会得到善神的护佑,更主要是能得到善友的鼓励、提携和帮助。而且对自身来讲,在信心上也会完全不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增进修行的意志和信心。


图片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感恩,因上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