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佛事是很简单的。为父母祝寿也好,超度历代宗亲也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出家人吃饭”,让出家人能好好修行,不为衣食住行劳心。
社会上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在佛教里,“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以孝心为动力,供佛斋僧,父母、祖先的命运就会转变。
《地藏经》中讲到,地藏菩萨往劫为婆罗门女时,于佛塔寺大兴供养,度脱堕入地狱道的母亲。《盂兰盆经》主要讲的,也是目犍连尊者如何依佛所教,以盂兰盆供救度堕入饿鬼道的母亲。
目连救母
供斋这一佛事,是佛陀亲自制定,并且隆重推荐再三保证的,其重要和殊胜由此可见。供佛斋僧,产生的是随心满愿的功德。
作为供养的对境,出家人代表的是贤圣僧。贤圣僧是超越时空的。从个体上讲,释迦牟尼佛、诸大菩萨都属于僧宝,这样的贤圣僧,一位就可以代表十方僧宝。
从另一方面,“僧”也代表一个集体。僧人住持三宝,佛法能传到今天,有赖僧宝。而且只要出家人在修行,就一定会产生功德。尤其安居期间,僧众聚居一处,身心清净,精进修行,养深积厚,“其德汪洋”。
在这样的对境面前,如果能行供养,就会产生非常强大的正面力量,令供养者及有缘的众生都获得巨大的利益。
佛教有一句话说,有两种人是可以解脱的,一个是深山里的修行人,一个是山下供养修行人的人。会修行的人在深山里放下万缘一心修行,供养他的人给他护法,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娑婆世界是一个业力的世界,这个业能不能改变?完全可以。从物质世界到心灵世界,佛已经探究到了它的本来面目,化火焰为红莲,这也是三宝住世的目的所在。
而供养,则是乘性德而起的一种迅速跟圣贤结缘、把圣贤的德融入我们生命的一种修法。通过供养的方法,跟佛彼此交融,佛的功德就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来。
GONG SENG
不是佛菩萨希求我们的供养,而是这是我们和佛菩萨结缘的一种方式、一个桥梁,给自己一个了知真理的机会。通过供养,我们具备了福德资粮,开启了心智,明白后再依教奉行,就能亲身品尝和体解解脱的殊胜。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