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喻经》是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昔阿修罗①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
凡夫亦尔,贪瞋愚痴,横苦其身,卧棘刺上,五热炙身②,如彼月蚀,枉横打狗。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发布时间: 2024-09-20
《百喻经》是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译文
从前阿修罗王见日月明亮澄净,就伸手将它遮障住,于是出现了日蚀和月蚀。无知的人以为是天狗把日月吃了去,就去打狗,把罪责放在了狗的身上。其实狗没有罪咎,是人把恶意横加在它的身上。
凡夫也是这样,明明是受着贪欲、瞋恚、愚痴的毒害,却让自己的身体平白地受苦行的折磨,卧在荆棘的刺上,身体用火来烤,就好像月亮蚀了,平白无故地打狗一样。
省思
人们因为不理解日月蚀的自然现象,错误地将责任归咎于狗。在现实中,在面对自身问题时,很多人往往容易归咎于外在因素,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寻找外在的替罪羊,而不是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
修学佛法是一个深入了解自我、净化心灵、培养慈悲与智慧的过程。佛法教导我们,一切烦恼的根源在于内心的无明和执着,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要正确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以正确方法来修学。
因此,修行的关键不是简单地模仿外在的苦行,而在于内观自省,深入理解佛法精髓,减少无明,放下我执,能识别和对治内心的烦恼,从而摆脱贪瞋痴的困扰。这就像是理解日月蚀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盲目地责怪无辜的狗,遇到事情不会愤怒和指责,也不会将责任推给他人或外在环境。(注:本文省思部分 ↑ 为青岛观音寺原创内容)
原文
昔阿修罗①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
凡夫亦尔,贪瞋愚痴,横苦其身,卧棘刺上,五热炙身②,如彼月蚀,枉横打狗。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上一条: 百喻小故事丨(八十五)妇女患眼痛喻
下一条: 百喻小故事丨(八十三)猕猴喻
青岛观音寺
Copyright 观音寺 鲁ICP备2021038581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鲁(2022)0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