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文
- TRANSLATION -
省 思
- REFLECTION -
旷野突逢强盗,本就自身难保,衣裳被夺,却因一念之差,贸然暴露衣领下暗藏的金钱,这一莽撞之举,致使藏于草丛的同伴也惨遭劫掠。
“盲人引盲人,相牵入火坑”
修行之路,恰似踏上漫漫人生旷野的行者,行持善法,修福积德,却常被贪嗔痴烦恼偷袭,如经中所言“诸烦恼贼,常伺杀人”,一旦被其缠缚,内心的坚守瞬间瓦解,善念、功德飘散,还可能动摇他人信念。
“野狐禅”公案
《四家语录・百丈怀海禅师语录》记载的“野狐禅”公案中,有个修行者因妄语自己修行很高,乃至可以不受因果,而后下堕畜道,累世为野狐。修行者妄语不受因果,是对佛法真理的错误认知与执着。这与故事中的愚人相似,微小差错,一念贪心,便让前期积累付诸东流,累及自身与他人。
这两个故事警示修行之人,不可因自身的无明与妄念,被五毒所袭,迷失正道,损害自身及他人的修行。
修行之人应以“心如墙壁,方可入道”的定力,抵御诱惑,抗住烦恼的“盗贼”;处事用智慧利剑,斩断冲动乱麻,不被一时得失乱了阵脚。不仅要护己善念,更要做他人修行暖灯、援手,莫如愚人引灾祸。如此,方能于迢迢人生征途,守护珍贵善财,稳步迈向光明,超脱烦恼羁绊,证悟自在本心。
(注:本文省思部分为青岛观音寺原创内容)
原 文
- ORIGINAL TEXT -
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1一领㲲2,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走入草中。其失㲲者先于㲲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直3一枚金钱,我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贼言:“金钱今在何处?”即便㲲头解取示之,而语贼言:“此是真金,若不信我语,今此草中有好金师,可往问之。”贼既见之,复取其衣。如是愚人,㲲与金钱,一切都失,自失其利,复使彼失。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修行道品,作诸功德,为烦恼贼之所劫掠,失其善法,丧诸功德。不但自失其利,复使余人失其道业,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彼此都失。
注:
1.被,读bèi,同“披”,穿。
2.㲲,dié,通常指毛织物,类似毛毯之类的物品。
3.直,同“值”。
◎青岛观音寺公众号发布的一切内容均为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本寺编校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寺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寺观点。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共同弘扬佛法。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