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是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这部论是我所做的,和合了好笑的故事。
故事对正义实义的宣说是有益还是有损,
这要看它与正义实义是相应还是不相应。
就好比是极苦的药,和合了甜蜜的乳糖,
药用来除去坏毛病,这部论也派上用场。
正法中掺和的戏笑,譬如令人摇扬的药,
佛的正法却是寂定,静宁之火明照世间;
又譬如服吐秽的药,过后用酥润调体中,
我如今也用这方法,寂定时方显示真理。
好比阿伽陀万灵药,先用树叶来包裹好,
取叶涂在毒疮上后,树叶就可以抛弃了;
戏笑如裹药的树叶,实义妙药就在其中。
有智者吸取了正义,戏笑便应该抛舍去。
——尊者僧伽斯那所做《痴华鬘》到此结束
《百喻经》作为一部蕴含深刻智慧的经典,其偈颂为我们指引了对待它的正确方向。它以独特的“和合好笑故事”形式呈现。初看时,那些诙谐有趣的语言引人入胜,可若仅停留于表面的“戏笑”,便错失了精髓。
正如极苦之药混合甜蜜乳糖,《百喻经》将深刻义理融入趣味故事中。故事是引人入门的“乳糖”,而除去烦恼毛病的“药””则是其中蕴含的正义实义。
正法本是寂定如静宁之火明照世间,戏笑仿若摇扬之药,看似与正法的沉稳相悖,实则是一种巧妙的接引。它让晦涩的法理变得亲近可触,以易懂轻松的譬喻化解人们面对高深智慧时的畏难心理。
又似服吐秽药后用酥润调体,我们在读《百喻经》时,先沉浸于那些或荒诞、或幽默的故事,会心一笑间心灵逐渐敞开,而后在静心体悟时,真理之光透入心中。
阿伽陀万灵药以树叶包裹,树叶虽终会被弃,却功不可没。故事就是那包裹实义妙药的树叶,有智者不会被故事的表象迷惑,在汲取正义后,果断抛舍戏笑的外壳,直抵内核。好笑的故事终究是船,是方便,是向彼岸行进的筏,一旦目的达到,即应舍弃,不可执着。
《百喻经》提醒着我们,在研读时既要享受故事带来的趣味,更要以虔诚之心、敏锐之智挖掘背后的正道真谛,用它来观照自身、修正行为,让经书的智慧在当下焕发生机,指引我们走向心灵的解脱与成长。
(注:本文省思部分为青岛观音寺原创内容)